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安县构建“县—乡—村”一体化胸痛救治网络
十五分钟 开通心梗患者闭塞血管
遗失声明
医务人员为民警把脉问诊
急救人员对职工进行紧急救护培训
漯河市举行“五小”筛查活动
睢县开展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桌面推演
鹤壁市人民医院为肿瘤患者实施彩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生命的回响:病房里光与爱的奏鸣
1
11 1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生命的回响:病房里光与爱的奏鸣
 

通讯员 张利利

   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的走廊里,消毒水特有的清冽气息和午后的阳光奇妙地交融着。18床的浅黄色条纹床帘被拉开一角,王女士半靠在摇起的床头上,正笑望着站在窗边的丈夫李先生,她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温柔。李先生的手里攥着一支黑色的电子吹管,手指有节奏地在金属扶手上轻轻地敲击着,他的喉结滚动着,咽了口唾沫,神情既紧张又庄重……
    谁能想到,3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那时,急诊室平车的轮子在走廊里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王女士被推进来的那一刻,额角上的血正透过层层纱布,在洁白的被单上晕开一片触目惊心的红。李先生跟在后面,手里的CT(计算机层析成像)片被捏得卷了边。他抓着护士的手迟迟不肯放开,不断地哀求着:“你们一定要救救她啊!”
    那段日子里,心电监护仪滴滴答答的声音从未停歇,仿佛在计算王女士与死神角力的分分秒秒。每天清晨7时,护士们开始交接班,总能看到李先生端着保温杯的身影。他舀起一勺温水,自己先轻轻吹,再小心试过温度,确认不烫了,才温柔地喂给王女士。护士们也无微不至地照料着王女士。在为王女士翻身叩背时,两个护士配合默契——一人稳稳托住肩背,一人轻柔扶住双腿,动作轻盈。翻过身,空心拳便从下至上、由外及内叩击背部,力道精准,既助痰液松动排出,又避免带来疼痛。李先生经常在一旁专注地观看着,并不自觉跟着比画。护士们见了便笑着指点:“叔,手腕发力,空心拳,节奏放慢点,效果才好。”
    深夜查房,护士们常能看到李先生的身影。他或伏在床边浅眠,臂下枕着叠好的外套,或坐在折叠椅上,双手无意识地反复搓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妻子的脸。一次,护士小李借着监护仪的微光更换药液,忽然听到李先生对着沉睡的王女士低语:“等你好了,我就把这电子吹管练熟,吹你最爱听的《女儿情》……”
    王女士苏醒那日,正值周三清晨。后来的日子里,王女士加速康复,就像一株春苗在暖土里拔节。起初,得两个护士托着背、扶着腿她才能翻身,后来家人搀着她便能坐稳了,还能跟李先生说上几句囫囵话。如今,她能扶着墙慢慢挪步,一步一晃地在病房里走个来回。她迈出的每一步,都浸透着医生精准用药的智慧与护士日夜守护的汗水。而李先生始终如同一棵站立在风雨中的大树,沉默而坚定地守护着妻子。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爬到18床的床脚,李先生特意邀请医务人员来到病房。他把电子吹管举到唇边时,指尖还在微微发颤。当《女儿情》的旋律悠悠响起时,王女士跟着旋律轻轻哼,泪水滚落,却笑得比阳光还灿烂;护士们站在门口,手里的治疗盘都忘了放下。
    曲终时,李先生放下电子吹管,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拿出一样东西——一面红绸金字的锦旗,上面“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14个字被他粗糙的指腹一遍遍地摩挲着。他双手捧着,递给护士,声音哽咽:“我嘴笨,不会说那些好听的,就想吹首曲子,再送面锦旗,谢谢你们……把她还给了我。”
    医务人员都知道,这面锦旗和这段旋律,承载的不只是感谢,还有在仪器的滴答声里熬过的长夜,用小勺喂水时吹过的热气,“等你好了”的殷切盼头……此后,在这病房里,每当有人想起那首曲子,脚步总会不自觉地放轻——他们比谁都清楚,白大褂口袋里装着的不只是听诊器与针管,更是一个个家庭失而复得的春天。

科室简介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二病区是以脑血管病、颅底肿瘤、神经内镜及功能神经外科等亚专业为主要特色的病区。科室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多次派人到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进修学习,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及核心论文数十篇,目前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5项。护理团队在危重患者的护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全科医务人员以“博采集思,德先粹术,温仁惠济,励志传承”为理念,全心全意服务患者。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