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星毯
炎夏的一天傍晚,我正在办公室修改稿件,一阵蝉鸣声传来,我站起来伸展了一下身体,从北窗望向马路边的白蜡树,蝉鸣声就是从那边传来的。看着没有星光的天空和红旗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我想,蝉这种小动物,虽然像大自然中一粒微尘,但是它装点夏天、埋头苦干、不惧酷暑、生命不息、鸣叫不止的工作态度,犹如万钧雷霆,震撼、撞击、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从生命力方面来讲,蝉身单力薄,固然有青云之志,但是如果想“扶摇直上九万里”,那绝对是痴心妄想。从古至今,蝉类家族绵延不绝,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蝉认清了自身现实,从实际出发,不盲目出击。因此,一直到现在,我们华北平原一带的盛夏,蝉仍然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蝉类家族好像知道自己无法一飞冲天,更无法度秋越冬迁徙而行,于是世代传承着它们族系的荣耀和平凡的理想追求——鸣叫,用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话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实际上,这就是蝉的理想和现实。 蝉外形平平,貌不惊人,从不攻击别的物种,这是它的至真至善;蝉叫声嘹亮,旁若无人,从不理会外界的指点,这是它的特立独行;蝉餐风饮露,不求于人,从不妄想锦衣玉食,这是它的处事法则。既然不能一飞冲天,那么就要一鸣惊人。作为天气炎热的“播报员”,蝉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黑夜都不休息,一直履行着自己传播夏日“蝉类好声音”的工作职责,直至被人类捕食、鸟类啄食,或终老枝头,或被雨打风吹去。试想,炎炎夏日,如果少了蝉鸣声,是否如春节少了爆竹声一样孤寂。因此,夏日有了蝉鸣声,才有文人墨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哲思,才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点赞,才有“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的哀愁…… “与其拿星星当靶子,倒不如先把枪口转向树梢。”对于人而言,如果不切实际的大目标难以实现,就要确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小目标。平凡的我们虽然没有大鹏御风而行的伟力,但是一定要有“凡蝉”脚踏实地的精神。一个平凡人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汇就了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滚滚洪流!蝉这种不停鸣叫的执着,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作风,以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县卫生健康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