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俊伟
太行巍巍迎佳客,百泉潺潺润药香。行走在百泉药交会展区,“科技范儿”与“烟火气”交织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新乡正以创新之笔,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时代答卷。 六百载药香绵延,九万里商贾云集。5月18日,2025年百泉药交会在新乡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展销会现场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老字号焕新,新赛道崛起”的产业振兴画卷。 步入药交会主会场,辉县展馆“共工故里醉美辉县”以竹编格栅与水墨长卷为背景,1017种中药材标本在智能光影中舒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演示的“古法山楂丸制作”引得众人驻足观看。辉县道地山楂经竹板碾压、九蒸九晒后,被精准切割成9克重的药丸,其总黄酮含量较普通山楂高出30%,印证着“世界山楂看中国,中国山楂看辉县”的盛名。 除了传统工艺生产的丸剂产品外,一款中药口服液产品,也引起了关注。“这个配方来源于《本草纲目》,我们利用现代工艺进行改良,制成了口服液剂型,在本次药交会上深受客户的青睐。”工作人员说。 中医药文化亦以年轻化姿态破圈。在“药食同源”茶饮摊位前,百泉茯语、太行润雪等饮品将茯苓、金银花与现磨茉莉花茶调配,深受大家喜爱。 中医药正深度融入大健康生态。将传统养生智慧融入现代健康食品研发,通过红花苗手工水饺、黑猪肉大馄饨等系列食养产品,构建“种植、加工、食养”中医药全产业链生态,实现“药食同源”从典籍到餐桌的现代转化。 获嘉县中医院推出的“五行膳食馒头”,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可看、可学、可体验、可带走”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它通过五色食材对应五脏,达到调理身体的目地。 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从600多年药交会的历史烟云中走来,新乡正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姿态,推动中医药产业向科技化、年轻化、全域化跃升。当千年药香邂逅数字浪潮,当“治未病”理念融入现代生活,这场盛会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