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牙周炎的诊断与治疗
立夏时节话养生
科学认识结核病的传染本质
单抗制剂的多维解析与临床应用价值
1
11 1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单抗制剂的多维解析与临床应用价值
 

□黄艳丽

在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单抗制剂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熠熠生辉。作为创新性生物药,它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疾病治疗领域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成为医务人员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的关键领域。
单抗制剂,全称为单克隆抗体药物,源自单一B淋巴细胞克隆,能够产生高度均一且仅针对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形象地讲,它如同精准制导的“生物导弹”,凭借极高的特异性识别并紧密结合目标抗原,实现疾病的靶向治疗。相较于传统药物“广撒网”式的治疗方式,单抗制剂的精准度显著更高,副作用明显更小,成功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新时代。
从来源类型划分来看,单抗制剂主要包括鼠源单抗、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以及全人源单抗。鼠源单抗虽然最早应用,但是由于其免疫原性较高,易引发人体免疫反应,现已逐渐被淘汰。嵌合单抗通过将鼠源单抗的可变区与人源抗体的恒定区巧妙融合,有效降低了免疫原性;人源化单抗则仅保留鼠源单抗的互补决定区,进一步减少了免疫风险;全人源单抗借助先进技术制备,几乎无免疫原性,已成为当前最优选择。
单抗制剂的作用机制精妙复杂,主要通过中和作用,阻止病原体或毒素与靶细胞结合,新冠中和抗体便是运用此机制阻断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此外,它还能利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调动免疫细胞精准杀伤靶细胞,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单抗制剂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卓越成效。以乳腺癌治疗为例,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特异性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对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赫赛汀不仅能高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还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大幅提升生活质量;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能增强疗效,且因其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肺癌治疗中,帕博利珠单抗靶向肿瘤细胞的PD-1或PD-L1,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为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在不同分期肺癌治疗中,与化疗、放疗等联合使用,实现个性化治疗,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一提的是,单抗制剂并不局限于肿瘤治疗领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部分单抗制剂能精准调节免疫系统,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症状,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皮肤外科领域,针对顽固性皮肤疾病如银屑病,单抗制剂可作用于相关炎症因子,从根源上改善皮肤症状,使患者摆脱困扰,重拾自信。在神经系统领域,对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单抗制剂也展现出潜在治疗价值,虽然处于研究阶段,但是为攻克这些疑难病症带来新思路。
对医务人员而言,正确使用单抗制剂至关重要。使用前,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精准评估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注相关反应等,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在储存方面,单抗制剂一般需要在2摄氏度~8摄氏度的环境中冷藏保存,避免冷冻和高温,以防药物活性丧失。
治疗后的药学监护同样不可或缺。乳腺癌、肺癌等肿瘤患者使用单抗制剂治疗后,需要定期监测药物疗效,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评估肿瘤变化;同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的长期影响,如心脏毒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强调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望未来,单抗制剂发展前景光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成本将降低,生产效率提升,更多患者将受益。新靶点不断被发现,针对疑难病症的单抗药物研发加速,单抗制剂将在更多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铸就新辉煌。
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携手共进,深入研究、合理应用单抗制剂,为癌症患者、慢性病患者及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信阳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