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鹏
高某,女性,59岁,2016年10月25日初诊。2年来,患者反复咳喘,每遇天气变化则病情复发并加重,近1个月因进食海鲜病情复发并加重,咳喘时喉中有喘鸣声,咽痒,夜喘加重,曾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后效果不佳,故寻求中医治疗。其母亲有咳喘病史。 辨证:素体肥胖,痰湿偏盛,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复感外邪,从其类化、入里化热,导致痰热壅肺,肺失宣降而咳喘。 治则:清热化痰、肃肺平喘。 方药:鱼腥草30克,芦根30克,桃仁10克,生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瓜蒌皮20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僵蚕10克,地龙15克,蝉蜕15克,当归20克,熟地20克。共7剂。用水煎服,每日3次。医嘱:忌辛辣肥甘厚味之物,注意调情志、避风寒。 2016年11月1日二诊:患者服药后疗效甚佳,咳喘明显减轻,仅活动时略气短。守方,黄芩剂量增至12克,杏仁剂量增至15克。共10剂。 2016年11月10日三诊:患者无咳喘发作,依原方继续服药5剂。笔者电话回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鱼腥草、冬瓜仁、生薏苡仁、芦根、桃仁、杏仁、桔梗、桑叶、瓜蒌皮、桑白皮,源于医圣张仲景的苇茎汤。此方的病机为痰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致咳喘。肺为定位,热为定性,咳喘是病证,故名肺热咳喘方,可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属于肺热或痰热者,老少皆宜。此方无毒,口感好,易口服,价格低,能充分体现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本方在应用时应随证化裁。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