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椎管内麻醉后会出现腰痛吗
精神压力与甲状腺健康密切相关
增强免疫力 预防甲流
产前超声检查如何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急救与预防措施
1
11 1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产前超声检查如何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夏冉

   在现代医学领域,产前超声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就像医生的“透视眼”,能直观展现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状况。其中,产前超声软指标作为检查中的重要内容,观察细微结构变化,为医生评估胎儿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主要介绍产前超声软指标的定义、种类、意义,以及在评估胎儿健康中的具体应用。
定义与种类​
    产前超声软指标,也称为胎儿超声微小结构异常,是指在产前超声检查时发现的胎儿结构改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变并非明确的胎儿结构异常,而是处于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特殊状态。常见的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颈部透明层(NT)增厚:在孕11周~13周加6天这个时间段,当NT厚度≥2.5毫米时,该指标对染色体异常极为敏感且具有特异性。研究结果显示,NT增厚与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形,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紧密相关,是早期筛查染色体异常的重要依据。
    侧脑室增宽:当脑室宽度≥10毫米时,即为侧脑室增宽。轻度、中度侧脑室增宽(<15毫米)且为孤立性的情况,一般预后较好,有可能是脑室的正常变异。然而,若出现重度侧脑室增宽(≥15毫米),则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如中脑导水管狭窄、遗传因素,或者胎儿宫内感染等,需要高度重视。
    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在不同人种中的表现有所差异。正常胎儿中,有0.1%~1.2%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筛查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关键指标之一。
    肠管回声增强(EB):EB是指胎儿肠管回声接近或高于骨回声,多见于中孕期胎儿的小肠及晚孕期胎儿的结肠。EB与胎儿生长受限、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感染、羊膜腔内出血,以及胃肠道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排查。
    脉络丛囊肿(CPC):CPC是胎儿侧脑室脉络丛内出现的小囊肿,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CPC与18-三体综合征相关,但不会增加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若为孤立性CPC,患18-三体综合征的概率较低。
    股骨短小:当股骨长度与足底长度之比等于或小于0.88时,提示股骨短小。股骨短小不仅被视为染色体异常的特征,还可能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性股骨近端缺陷等情况相关。
    心内强回声(EIF):超声心动图检查,若显示心室内出现与骨骼回声相当的回声,即为EIF,发生率为3%~5%。不过,EIF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性心脏异常,与胎儿心脏畸形并无关联。
意义与应用​
    产前超声软指标虽然不是明确的胎儿结构异常,但是在评估胎儿健康状况方面意义重大。一旦出现产前超声软指标软,往往意味着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风险。
    当胎儿出现单个或多个超声软指标时,医生一般会建议孕妇进行进一步的产前诊断,比如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检查等。这些诊断手段能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此外,超声软指标还能作为孕期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存在超声软指标的胎儿,医生可能会让孕妇增加产前检查频率,以便动态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这有助于及时察觉和处理潜在的胎儿异常,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
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尽管产前超声软指标在评估胎儿健康中作用显著,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超声软指标的出现缺乏特异性,染色体正常的胎儿同样可能出现这些软指标。因此,医生在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防止过度解读或误诊。
    超声软指标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比如,孕妇的腹壁厚度、羊水量、胎儿体位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超声图像清晰度下降,从而影响医生对超声软指标的准确判断。因此,在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时,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和体位,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孕妇在面对超声软指标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这些软指标仅仅是筛查工具,并不能直接确诊胎儿异常。孕妇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产前诊断或监测,以便及时了解胎儿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产前超声软指标作为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在孕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密切关注超声软指标变化,并结合其他高危因素综合评估,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的潜在异常,为家庭提供知情选择的机会,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同时,孕妇应保持积极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产前检查和诊断,共同为迎接健康宝宝而努力。
     (作者供职于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