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椎管内麻醉后会出现腰痛吗
精神压力与甲状腺健康密切相关
增强免疫力 预防甲流
产前超声检查如何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急救与预防措施
1
11 1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椎管内麻醉后会出现腰痛吗
 


□吴珊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麻醉技术。椎管内麻醉就是在脊柱的椎管内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脊髓神经传导,使手术区域达到无痛状态。根据药物注射的具体位置,可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该麻醉方式具有操作相对简便、麻醉效果确切、对全身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过程
    椎管内麻醉需要麻醉医生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患者采取特定体位,如侧卧位,以便医生找到脊柱的特定椎间隙,并在选定的椎间隙处使用穿刺针,进行局部麻醉。
腰痛与椎管内麻醉的关联性分析
    直接损伤因素: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椎管内麻醉也不例外。在穿刺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而损伤椎间韧带、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甚至触及神经根,这些都可能成为术后腰痛的潜在原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生经验的积累,此类损伤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
    间接因素与心理影响:除了直接损伤外,还有一些间接因素可能与椎管内麻醉后腰痛有关。比如,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进行手术,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紧张和劳损;术后卧床休息时间长,缺乏活动,也可能加剧腰部不适感。此外,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一部分患者可能对麻醉和手术比较恐惧,或对疼痛比较敏感,从而在心理上放大腰痛的感觉。
    既往有腰痛病史: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本身可能就存在腰痛病史,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这类患者在接受麻醉后,可能因原有疾病的加重或复发而报告腰痛,但这并不能直接归因于麻醉操作本身。
如何降低麻醉后腰痛的风险
    优化操作技术:麻醉医师需要持续加强穿刺技术的学习,不仅依赖于经验积累,应主动引入现代医疗技术。具体而言,采用高清超声实时成像技术辅助穿刺,如同为神经路径绘制精准的“导航图”,确保针尖路径清晰可见,有效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误伤。此外,结合神经刺激仪的使用,利用电生理信号反馈精准定位目标神经,实现“双保险”下的安全穿刺,有效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腰痛风险。
    精细化诊疗:针对有腰痛病史的患者,实施术前多维度、全方位的健康评估至关重要。综合运用影像学、生物力学及功能评估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腰痛的具体原因、严重程度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如预先进行疼痛管理、强化腰部支撑保护等,确保患者处于最佳手术准备状态。
    加强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计划。鼓励患者早期进行适度活动,如采用分阶段下床行走计划,结合腰部核心肌群的专项训练与轻柔拉伸,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同时,邀请物理治疗师参与,运用手法治疗、理疗等手段,进一步缓解患者肌肉紧张与疼痛。在心理层面,建立个性化心理疏导机制,运用正念冥想、认知行为疗法等现代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康复信心,形成身心并重的全面康复体系。
注意事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术后腰痛的管理需要建立医患协同机制。医务人员应主动开展术后随访,利用疼痛日记记录、功能评估量表等工具,动态监测患者恢复进程,对持续时间超过4周的腰痛患者建议启动多学科会诊,排除椎管内血肿、神经压迫等罕见的并发症。患者教育方面,需要在术前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时,以三维解剖模型辅助讲解穿刺路径与腰部解剖结构关系,消除认知盲区,同时发放图文并茂的《术后腰部护理手册》,明确禁止术后3周内进行弯腰搬物、久坐办公等高危动作,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翻身技巧与腰部支撑带使用方法,从医患双方共同构建腰痛防控网络。
    总之,椎管内麻醉后是否会引起腰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虽然直接由麻醉操作引起的腰痛较为少见,但是不能忽视其可能性。采取优化操作技术、加强术后护理和积极治疗原有疾病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椎管内麻醉后腰痛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手术麻醉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