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闯胜
睡眠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过程,对身体的修复、内分泌和代谢调节、心理健康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的睡眠过程中,机体在不知不觉中恢复了体力、巩固了记忆,调节了情绪,缓解了压力,调节代谢和荷尔蒙分泌。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引发慢性病;长期失眠更有可能影响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并导致其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了失眠和部分慢性病之间的关联性。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脏病和中风。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使兴奋性增高;长期失眠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研究结果表明,睡眠不足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肥胖。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熬夜会干扰身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食欲。长时间熬夜可能导致食欲增加,特别是增加了人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 痴呆。人在进入深度睡眠时脑细胞间隙会增大,这有利于大脑清除白天代谢废物。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大量积累,这些物质若长期堆积,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失眠会导致大脑无法充分休息和恢复,影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慢性炎症。充足的睡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非常重要。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炎症介质的产生,引起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癌症。 癌症。研究结果表明,熬夜和作息紊乱导致荷尔蒙分泌异常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变,增加了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如乳腺癌、前列腺癌。 精神疾病。在睡眠过程中,大脑自动过滤了白天的不良情绪。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引起情绪不稳定和负面情绪增加,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失眠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独立高发因素。 总体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这些慢性病的重要方法。我们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遇到无法调节的睡眠问题,或者因为睡眠不好而导致某些疾病疗效不佳,一定到专业的睡眠中心对睡眠进行评估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