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鹏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好发于脊柱、髋、膝及指间关节等负重和多动关节。其主要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痛、僵硬、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等。 骨性关节炎的成因 骨性关节炎的成因较复杂,主要包括年龄、肥胖、遗传、创伤、炎症及代谢异常等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伴有新骨形成,引发骨性关节炎。肥胖人群由于下肢关节负荷较大,更易发生此病。此外,有家族史、长期从事负重劳动等因素也会增加发生骨性关节炎的风险。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要诊断骨性关节炎,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改变。必要时可进行CT(计算机层析成像)、MRI(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部位和程度。此外,抽血化验可辅助诊断。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为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基础治疗 包括健康教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行动辅助支持治疗。强调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减轻关节负荷,加强关节周围的肌肉锻炼,保持适当体重。 2.药物治疗 按使用途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药物可分为外用药物、口服药物、肛门栓剂、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等。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局部外用药(如消痛贴膏)。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技术,也可缓解疼痛。 3.物理治疗 包括水疗、冷疗、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4.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周围截骨术等。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相关链接
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 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可以减轻关节负荷。 合理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避免加重关节负担。 注意保暖。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 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增强骨骼健康。 定期体检。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关节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