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从晴雯嗅药治病谈鼻子保健 |
|
□常梦 胡皓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写晴雯患病,贾宝玉命麝月取鼻烟给她闻。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贾宝玉。贾宝玉揭开盒盖,里面盛着一些药。晴雯用指甲挑了一些药嗅入鼻中,只觉得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顿时齐流。贾宝玉笑问晴雯如何,晴雯笑道:“果然通快些。”这种鼻嗅疗法,又称纳鼻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鼻嗅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作用于鼻腔,利用鼻腔黏膜的吸收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肺朝百脉对全身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预防和治疗疾病。鼻嗅疗法包括鼻吸疗法、药物塞鼻疗法、药物吹鼻疗法、水煎后闻吸疗法等。 鼻,又名明堂,为肺之窍,是呼吸清浊之气出入的门户。鼻子与嗅觉有关,也是外邪入侵之门户。呼吸系统是由鼻子、喉咙、气管及肺等器官共同组成。其中,鼻子、喉咙、气管及其分支构成气体出入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鼻子为呼吸道的起始部,下连于喉,通过气管而直贯于肺,助肺而行呼吸,是气体出入之门户。 用鼻子辨别气味,谓之嗅。鼻为司臭之窍。鼻窍通利,则能知香臭。因肺气通于鼻,故嗅觉是否灵敏,与肺气是否通利有关。因此,肺的病变可见鼻塞、流涕等症状。 鼻子是呼吸道的门户。从生理结构上讲,鼻子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五脏六腑相连。鼻腔上部与颅脑相近,在下鼻道内有鼻泪管与眼睛相通,后鼻孔的鼻咽部与咽喉相接,气管与食管在此分道,中耳与两边耳咽管相连。因此,鼻子的很多疾病常影响相邻器官的健康。 从鼻子的作用来看,鼻子为呼吸道的出入口,既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等侵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鼻子内常有很多细菌,有时会成为播散细菌的源头。因此,鼻子保健十分重要。 浴鼻锻炼 鼻子与外界直接相通,增强鼻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可提高防御疾病的能力。所谓浴鼻锻炼就是用冷水浴鼻和冷空气浴鼻。坚持进行浴鼻锻炼,可有效改善鼻腔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按摩鼻子 鼻子的保健按摩,可以分为擦鼻、刮鼻、按摩鼻尖三个动作。用两手食指的指背中间一节,相互搓热后,摩擦鼻梁两侧24次;用手指刮鼻梁,从上向下10次;分别用两手手指摩擦鼻尖,各12次。按摩鼻子,可增强局部气血流通,使鼻子皮肤津润光泽,预防感冒。感冒时,双手掌面紧贴,来回揉搓至手掌皮肤发热发红为止,然后将双手大鱼际肌紧贴鼻翼两侧,待手掌温度下降后再次来回揉搓,如此循环10次~20次,自觉微微汗出,感冒初起者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为巩固疗效,晚上睡前喝一杯温水,再进行一次揉搓。 气功健鼻 健鼻功分3步进行。两手拇指擦热,摩擦鼻头36次,然后静心意守,排除杂念;两眼注视鼻端,默数呼吸3分钟~5分钟;晚上睡觉前,俯卧于床上,暂去枕头,两膝部弯曲使两足心向上,用鼻子深呼吸4次,最后恢复正常呼吸。本法不仅可以润肺健鼻、预防感冒,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药物健鼻 平常鼻腔内要尽量保持适当湿度,若过于干燥易使鼻腔黏膜破裂而出血。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可配合药物保健,如在鼻子内滴一些复方薄荷油,或适量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等,保护鼻腔黏膜。中药保健润鼻也有较好的效果,例如润鼻汤:天冬、沙参、麦冬、黄精、玉竹、生地、川贝母、辛夷花各10克,黑芝麻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润肺养脾。 多饮温水 不仅可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还可以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喝水时,鼻腔对着杯口冒出的蒸汽呼吸,距离以能耐受为度,每日3次~5次,每次5分钟~10分钟,可增强防御感冒的能力。 坚持足浴 初春时节,地面温度较低,脚掌离心脏较远,血流缓慢,双脚容易受寒,人体的抵抗力较弱,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足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呼吸道炎症、过敏、肿胀现象,使呼吸道保持通畅,预防感冒。晚上睡前用温水足浴,每次10分钟~30分钟,也可以用中药足浴(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水煎取汁,倒入盆中,加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水中,待水温下降后,再适当加入热水,边洗边搓,直至水加至踝关节以上,双足暖和,皮肤微微发红为止,每晚1次,每剂可用3天)。足浴后,再用双手交替按摩涌泉穴、承山穴、足三里穴,可增强足浴效果。 正确擤鼻涕 养成正确的擤鼻涕习惯,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用力排出鼻涕。不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这样会使另一侧鼻腔内的鼻涕吸入体内。 不挖鼻孔 避免挖鼻孔、拔鼻毛或剪鼻毛等不良习惯。鼻毛和鼻腔黏膜是鼻子的主要结构,损伤之后,不仅伤害鼻腔,还可导致其他疾病。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