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餐桌上的中药之十六 大枣 |
|
□孙刻明
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树的成熟果实,作为药用被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在《齐民要术》所论的42种果品中,大枣居首位,在民间被誉为“百果之王”。 在北京府学胡同63号院,有一棵枣树,据说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亲手种植的,如今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放眼望去,这棵枣树的枝干向南倾斜,人们善意地猜测,这是文天祥怀念南方故乡的缘故。 性味功效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经、胃经、心经,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补中益气,是指大枣性味甘温,能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消瘦、倦怠乏力、便溏等症状;养血安神,是指大枣为治疗心血失养、心神无主的要药。 此外,大枣还有保护胃气,缓和药物毒性之效,如十枣汤(《伤寒论》)。大枣具有抗氧化、抗缺氧、抗抑郁、抗疲劳的作用,能增强肌力,增加体重,增加胃肠黏液,治疗胃肠道疾病。大枣含有活性成分环磷酸腺苷,具有抗心律失常,抑菌保肝,降低血糖、胆固醇,以及镇静催眠等作用。 药食养生 失眠——大枣葱白汤 材料:大枣20枚,葱白7根。 做法:将大枣洗净,用水泡20分钟;葱白洗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大枣煮20分钟,再加入葱白,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食用。 用法:睡前30分钟服用。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大枣甘温,养脾和胃、益气生津,葱白通心阳。两者合用,是心血失养的首选食疗方。此方适用于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以及心悸、乏力等人群。 脏躁——甘麦大枣汤 材料:甘草9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 做法:大枣洗净,备用;将甘草、小麦、大枣放入砂锅内,添加适量清水浸泡1小时,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 用法:睡前30分钟服用。 功效:养心安神。大枣益气和中,小麦养心安神,甘草补益心气。三者合用,适合心情烦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烘热汗出者服用。 贫血——糯米红枣粥 材料:糯米100克,大枣10枚,黑豆30克,红糖10克。 做法:将糯米、大枣、黑豆洗净煮成粥,最后加入红糖。 用法:早晚温服。 功效:补气养血。糯米,补中益气;大枣,养脾和胃;黑豆,健脾益肾。脾胃为生血之源,故此方可作为贫血患者的辅助食疗方。 注意事项 痰湿偏盛、腹部胀满、舌苔厚腻者忌多食大枣。湿热内盛者忌食大枣。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西华县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