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凤景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秋繁露》中记载:“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点)时开始。《春秋繁露》中还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天文学上规定秋分为北半球秋季开始。 养生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人类是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命本原。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理上形成了与天地自然变化几近同步的节律性,以适应外界变化。秋分节气来临,人们应顺应天地变化规律,顺应自然养生观。 秋分是人体阳气收敛、肺气清肃的季节,应顺养收气,从精神上做到安心静养,宜保持乐观,勿暴怒、狂喜、悲伤使神气收敛。由于肺旺于秋,是慢性咳喘等疾病的好发季节。若经常练习八段锦并侧重肢体运动与呼吸相配合,可增强肺功能,有利于肺气恢复,起到防护的作用。 秋季宜早睡早起,起床时间要比春季稍迟些,大体与鸡的活动时间保持一致较为适宜,鸡卧则卧,鸡起则起。不宜熬夜和懒睡。晨起锻炼应避免剧烈运动,不宜出汗过多伤其肺卫。清晨宜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避免感受燥邪。并应早晚随天气温度变化增减衣物,以避免秋凉之邪的侵袭。秋季,自然界呈现出一派丰收而平定的景象。秋风渐来,天高气爽,暑湿之气一扫而光。在秋分时节,内心要保持平静,以缓解秋凉之气对身体的束缚。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平静呢?这就要收敛自己的思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不急不躁和平静自然的目的,使秋季肃杀之气不能伤害身体,而使肺气保持通利调畅。这就是保持与秋分时节相适应的保护措施,也可以作为保养人体“收”气的方法与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肺气就会受到伤害,到了冬季还会发生完谷不化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季的“收”,是冬季“藏”的基础。 若秋分时节,天之阳气应当“收”,如果未能很好地“收”,到冬天阳气应当“藏”也不能“藏”,于是就会出现阳虚的病证。另外,若违反了秋分养生原则,还会使体内的手太阴肺气不能正常收敛,易发生肺热,出现喘息、胸闷等。 (作者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