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秋
患者李某,男性,18岁,一周前午睡后突然感到右耳听力下降,至当晚,同侧耳出现耳鸣,音调高低不定,呈持续性,在嘈杂的环境中加剧,同时伴有头晕,但无视物旋转感,随后,听力减退逐渐加剧。次日,患者就诊于当地某医院,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初诊 患者听力未恢复,耳鸣加剧,且出现口苦、咽干症状,寻求中医治疗。患者平素精神紧张、睡眠不佳,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检查 两侧外耳道无红肿及压痛,亦无异物及流脓,鼓膜未见充血,未见穿孔。 诊断 右耳暴聋病(突发性耳聋)。 证型 肝火上扰、气滞血瘀。 治则 清肝泻火、行气化瘀。 处方 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龙胆草6克,栀子9克,黄芩9克,柴胡9克,香附10克,生地15克,泽泻9克,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6克,赤芍、白芍各15克,当归6克,石菖蒲15克。共5剂,每天1剂。水煎400毫升,早、晚温服。 辅助治疗 甲钴胺片,每次0.5毫克,每天3次;复方丹参片,每次5片,每天3次。 二诊 经过治疗后,患者上午耳鸣减轻,但下午耳鸣又加剧,并出现咽痛症状。笔者考虑患者为外感风邪。在原方基础上,加羌活6克,防风6克,金银花15克,桔梗10克。患者继服药3剂。 三诊 患者感觉耳鸣减轻,睡眠佳。在原方基础上加葛根30克,患者继续服药5剂。 四诊 患者感觉耳鸣好转,听力明显提升。因患者听力已基本恢复,笔者嘱咐患者继续服用愈风宁心片、甲钴胺片,以及复方丹参片半个月。 3个月后随访,患者疾病未再复发。 按语 肝胆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火循经上扰耳窍,则耳鸣耳聋;肝火上扰清窍,则头痛、眩晕;肝火内炽,灼伤津液,则口苦、咽干;舌红苔黄主热证,脉弦主肝病。方中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化瘀通窍之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