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漯河开展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
他坚持三十年通过画图和患者沟通
商丘举办第四届全科医生技能竞赛
河南多地组织工作人员走进中小学开展爱卫运动
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2023年版)(节选)
王鸿强:用热血书写爱的篇章
工作人员带领参观者做八段锦养生操
1
11 1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2023年版)(节选)
     第4部分 制冷及空调系统安全管理指南
    5.3.3.2 制冷剂充注
    a) 制冷剂充注一般由厂家专业人员完成;
    b) 制冷剂充注人员需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器材;
    c) 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应该在制冷系统气密性实验和制冷设备管道隔热工程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进行;
    d) 制冷剂的充注量及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设备说明书的要求;
    e) 制冷剂容器经过压力和密封性检验之后,才能充注制冷剂;
    f) 制冷剂容器不应连接至系统的高压部分或具有液态制冷剂液压的管路,以防制冷剂由于压力回流而进入制冷剂容器,制冷剂的回流会导致充注出错,甚至制冷剂容器过满压力可能变得过高,使容器爆裂,或释压阀开启;
    g) 尽量缩短充注连接管的长度,并装有阀或自动关闭接头,使制冷剂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h) 应采用磅秤或容积式充注装置计量转移到系统的制冷剂质量或容积,充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时,要按照制冷剂生产厂的说明将制冷剂液体充入;
    i) 对系统进行充注时,鉴于液击的危险性,应采取谨慎措施,使充注量绝对超过最大允许值,应在系统低压部分进行制冷剂的充注,自液体主管路截止阀往下游的每一个点都被认为是低压点;
    j) 向系统充注制冷剂之前,应确认制冷剂容器内的制冷剂,加入不适用的物质会引起爆炸或其他事故,应缓慢小心地打开制冷剂容器;
    k) 当制冷剂的充注或回收结束时,应立即切断系统与制冷剂容器的连接;
    l) 当充注和移动时,制冷剂容器不应敲击、跌落、乱扔在地上或暴露在热量辐射中;
    m) 应查验制冷剂容器的受腐蚀情况;
    n) 对系统进行制冷剂充注时,例如检修之后,应谨慎地将制冷剂少量逐渐充入,以避免过量,同时应观察高、低压侧的压力;
    o) 若大于系统的最大充注量允许值,有必要将部分制冷剂转移到制冷剂容器中,在转移过程中应仔细地对制冷剂容器进行称量,不应超过容器的最大充注量。制冷剂容器的制冷剂充注不可过满,不可到达极限点,即容器内制冷剂液体由于温度的升高出现膨胀,引起容器体爆裂,应在容器上标出最大允许充注量;
    p) 多个制冷剂容器不应同时使用,否则会导致未受控制的制冷剂转移,可能造成温度较低的容器过量充注;
    q) 当给制冷剂容器充注时,应不超过其最大承载能力(20摄氏度左右,液体约占80%的体积),承载能力是容器内容积和参考温度(通常为20摄氏度)下制冷剂液体密度的函数;
    r) 制冷剂只能充注到被恰当标识了压力等级的容器,因为不同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饱和压力。
    s) 为避免不同种类、不同级别(如再生的)制冷剂混合的危险,用于充注制冷剂的容器应是先前用来充注同类制冷剂的,容器体应清晰地标示其制冷剂类别;
    t) 应通过给接收容器冷却或给排放容器加热的方法使两容器之间建立压力差,采用包裹式加热器进行加热,该加热器装有一设定温度为55摄氏度或以下的恒温器和热力熔丝或非动复位的热力断流器,在其设定温度下,制冷剂饱和压力不大于容器内泄压装置设定值的85%;
    u) 不应采用直接将制冷剂排放到大气中的方法降压;
    v) 不应采用明火、辐射加热器或直接接触的加热器对制冷剂容器加热;
    w) 具有体积刻度表的充注器应装设泄压阀;
    x) 如果由限流器限制输入功率,使用该类型充注器的沉浸式电加热器允许没有温度限制的装置,可以持续加热运行至充注器制冷剂压力小于安全阀设定压力的85%,不考虑充注器内液体的液位。
    5.3.3.3 制冷剂的储存
    a) 制冷剂容器应储存在专用的阴凉场所,制冷剂容器要远离火灾风险、免受太阳光直射、远离直接热源,室外储存的容器要能承受大气的变化,避免太阳的辐射;
    b) 应小心操作,避免容器及其上的阀门受到机械损坏,即使安装有阀保护器,容器也不能跌落,在储存区域内,应将容器有效地固定,防止其滑落;
    c) 当容器不在使用状态时,应关闭容器上的阀并加上罩盖,当有要求时应更换密封垫;
    d) 除制冷系统部件中的制冷剂外,制冷剂量不大于200千克的制冷剂容器可贮放在专用的机房内。
    (内容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