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中医药周刊·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第七版:中医药周刊·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治疗一例肝门静脉癌栓经验分享
中医外治更年期失眠
乔振纲辨治肺癌术后纵隔转移
青黛散治疗鼻痒
足厥阴肝经之五腧穴
1
11 1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乔振纲辨治肺癌术后纵隔转移
 


□卢璐  耿高璞

段某,女性,2016年4月7日初诊。患者3年前发现左肺腺癌,2013年3月9日在三门峡市某医院进行左肺切除手术,术后经生活调养,体质逐渐恢复。患者3个月前复查,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及胸膈转移。患者化疗6次,头发严重脱落,白细胞下降明显,体质日渐虚弱,遂停止化疗,由他人推荐,专程来到洛阳乔振纲所在处就诊。
  刻诊 恶心、腹胀、不欲饮食,头晕、耳鸣,肢体困倦,胸闷、气短,时而干咳、咳嗽剧烈时咯吐黏痰并夹带鲜红色血丝,睡眠欠佳、噩梦纷扰,大便黏腻不爽,面色萎黄,暗淡无光,舌苔薄黄略腻、舌质暗红、舌边及中部可见瘀斑、瘀点,脉沉而滞。脉症合参,其中医病机为:正气受损,肺肾两虚,脾胃不和,血不养心,癌灶盘踞,阻碍气机,胸气不展,宣肃失常。
  治则 培补元气、健脾和胃、润肺强肾、养心安神,前者扶正以固本,此为首诊治疗的主要目标;其次,宽胸益肺气、清内热、凉血分,解毒抗癌,软坚消瘤,后者祛邪以治标。
  处方 生黄芪30克,太子参13克,黄精10克,山药13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百合15克,远志13克,云苓30克,老陈皮7克,砂仁7克(后下),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9克,桔梗9克,全瓜萎9克,炙冬花13克,杏仁9克,苏子10克,生地13克,丹皮9克,浙贝母13克,鳖甲15克,合欢皮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赤小豆15克,白茅根30克,红枣3枚。每天1剂,水煎服。
  2016年7月9日二诊 以上方为主,随证加减,连续服药至今,乏力、身疲、头晕、耳鸣,以及精神均好转,恶心、腹胀消失,咳嗽明显减轻,睡眠改善,现在主要症状为前胸憋闷、疼痛,大便仍黏腻不爽,舌苔黄白相间,舌质暗淡,仍有瘀斑。
  方药 生黄芪30克,太子参13克,丹参13克,玄参10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百合15克,云苓30克,陈皮7克,砂仁7克(后下),薏苡仁15克,焦三仙各9克,郁金10克,赤芍25克,全瓜蒌9克,蜂房9克,枳壳9克,炙冬花13克,杏仁9克,苏子10克,川厚朴13克,生地、熟地各13克,丹皮9克,浙贝母13克,生牡蛎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鱼腥草15克,赤小豆15克,白茅根30克,红枣3枚。每天1剂,水煎服。
  2017年1月3日三诊 上方为宗,根据病情变化酌情加减,间断服药16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及胸腔转移癌灶,较前均明显缩小。患者喜不自禁,要求继续调理。
  方药 生黄芪30克,太子参13克,丹参13克,玄参10克,辽沙参10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百合15克,云苓30克,老陈皮7克,胆南星9克,砂仁7克(后下),薏苡仁15克,焦三仙各9克,郁金10克,赤芍25克,全瓜萎9克,蜂房9克,杏仁9克,苏子10克,川厚朴13克,生地、热地各13克,丹皮9克,浙贝母13克,生牡蛎15克,蒲公英15克,半枝莲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鱼腥草15克,赤小豆15克,白茅根30克,生姜3片,红枣5枚。每隔1天,服药1剂。
  2018年10月3日四诊 上方为主,随证加减。患者间断服药至今,诸症基本消失,精神转佳,可以从事家务劳动(在家带孙子),遂建议仍按上方每月服药10剂。
  2019年5月6日五诊 间断服上方至今,诸症完全消失,10天前CT检查结果显示:胸膈及右肺未见明显异常。至此,患者病告痊愈。随访至2021年7月,患者仍健康无恙。
  按语 肺癌的发病主要与“正虚”“痰热”“癌毒”“血瘀”这四方面密切相关,其中“虚”“痰”“毒”三者是病机之核心。因此,治疗应紧紧盯住、围绕“补虚”“化痰”“解毒”3个主要矛盾进行。
  “补虚”:正虚主要是肺虚,其次脾肾亏虚。盖脾(五行属土)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与肺(五行属金)是母子相生关系,若脾气虚损,不但导致肺失濡养,而且痰湿内生,蕴阻于肺,使肺失宣肃,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而肾(五行属水)乃元气之根、先天之本,与肺(金)是子母相及关系,若肾气亏乏,必纳气失司,又因子盗母气,必然累及肺,使肺气虚弱,进而影响肺的呼吸。可见要补肺虚,必须脾肾同补。
  治疗肺癌,扶正固本最为重要,尤其要益气养阴,乔振纲所用方药几乎不离扶正之品,并依据辨证结果采用不同治法,如直补肺气、培土生金、肺肾同补、滋阴润肺、气阴兼补等。补虚药物,常选用生黄芪、人参(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情况,可选用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等)、黄精、辽沙参、麦冬、白术、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蛤蚧等。
  “化痰”:痰饮之邪,既是肺癌的病理产物,又是促使该病加重的病理因素。因此,治疗肺癌运用化痰除饮法具有重要意义。化痰除饮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而且使瘤体的生长得以延缓和控制。此所谓“化痰散结”者是也。治疗中依据辨证结果,酌情采用清热化痰、益气化痰、养阴化痰、行瘀化痰、除湿化痰等;伴有胸腔、心包积液者,应采用化痰逐饮、泻肺逐饮等法。其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胆南星、瓜蒌仁、紫苑、制百部、杏仁、猪苓、浙贝母、郁金、石菖蒲、白芥子、葶苈子、山慈菇等。
  “解毒”:潜伏于体内的“邪毒”是引起癌症的根本原因,根据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其“邪毒”常与“热邪”胶结为患,表现为热毒肆虐,故治疗中必须选用强效清热解毒药物,以达解毒抗癌之目的。常用药物有:黄芩、蒲公英、马齿苋、重楼、半枝莲、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等。
  遵循以上思路,以症为凭,随证加减,坚持用药,终获显效。
    (乔振纲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乔氏中医学术流派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作者为乔振纲的弟子)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