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秋
初诊 肖某,女性,37岁,3天前因感冒后出现发热,咽部疼痛剧烈累及耳根,导致吞咽困难、痰涎较多。患者到某诊所就诊,医生按急性扁桃体炎给予抗生素治疗。2天后,患者热退,但咽痛未减。患者现在症状为吞咽时咽痛严重,舌质红、苔薄,脉弦数。笔者检查发现,患者双侧扁桃体肿大、有黄白色脓点,咽峡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 治则 疏风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 清咽利膈汤加减。射干10克,浙贝母12克,马勃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6克,栀子2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甘草6克,牛蒡子10克,玄参12克。共3剂。 外治 三棱针刺少商穴放血,针刺鱼际穴、奇穴(灵谷穴、大白穴)并留针20分钟。笔者取针后,患者自述咽痛明显好转。 二诊 患者咽部微痛,进食正常,双侧扁桃体红肿基本消退,脓点消失。笔者让其服用开音丸3天。 按语 扁桃体炎,中医称为乳蛾,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扁桃体红肿、表面可有黄白色脓点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该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儿童及青年较为多见。该患者感受风热邪毒后,肺热壅盛上攻咽喉,扁桃体红肿,咽部疼痛剧烈、吞咽困难;肺火灼伤,化腐成脓,则有黄白脓点,热灼津液成痰,故咯黄痰、颌下淋巴结肿大,服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效果较好。荆芥、防风、薄荷、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桔梗、牛蒡子,利咽消肿;射干、浙贝母、马勃,清痰散结。中药内服配合针刺及放血疗法,疗效显著,共奏疏风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