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培
尿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测方式。检查项目不同,尿标本的留取要求及处理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受检者需要留取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液作为标本。 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进行尿液检查,如果是乳糜尿,需要等尿液澄清之后留取。 那么,尿液检查可以检查出哪些疾病?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尿液检查的范围 泌尿系统疾病 通过尿液检查可以查出泌尿系统疾病,如细菌侵入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等部位,容易引起炎症,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或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受检者需要进行尿液检查,确定具体的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 通过尿液检查,发现尿液中幼红细胞及白细胞过高,并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血尿,经过排查后发现不是泌尿系统疾病,且存在凝血系统异常,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可能是由于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白血病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些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会导致患者的尿液发生改变,如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就是多饮、多尿及消瘦等。尿糖检查可以作为检查糖尿病的辅助手段,还需要通过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确诊,如血糖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自身抗体检查等。 尿液检查的项目 尿常规 这是较为常见的检查项目,一般体检都需要进行这项检查。主要是观察尿液的颜色,还有气味及透明度等。同时,检测尿液中是否有血液及脓液等异常成分。通过尿液检测的这些指标,可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 尿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女性判断是否怀孕,可以进行尿HCG检查,检测尿液中HCG的数值。 尿液补体测定 主要是测定患者的尿液中是否有补体C3((补体成分3),一般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辅助诊断。 细菌性检查 就是检测尿液中的细菌情况,如直接涂片或培养等。怀疑有尿路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这项检查。 脱落细胞检查 将新鲜的尿液进行离心沉淀后涂片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成分。这项检查可以发现受检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肿瘤,建议连续检查3次,能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 如尿肿瘤标志物检查、尿激素测定等。 患者在进行尿液检查之前应保持放轻松,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喝浓茶。在尿液检查之前不能大量喝水,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注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需要停药,避免影响尿检的结果。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