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国内第二例肺泡细胞癌肺移植成功实施 |
|
本报讯 (记者常 娟 通讯员肖瑶鸣)6月8日,国内第二例成功进行双肺移植的肺泡细胞癌患者郭先生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复查,确认自己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困扰了我两年多的病症终于解决了。” 郭先生今年66岁,家住山西。去年2月,他开始咳嗽并吐出泡沫状的黏液,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胃反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却愈加严重。到了去年8月,郭先生每日吐出的黏液量近3000毫升。他每天不敢躺下睡觉,只能坐靠在床上短暂休息。郭先生四处求医,病情却无好转迹象。 今年4月,郭先生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泡癌四期,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双肺只有不足四分之一还存有功能。郭先生就诊于多家医院,均被告知,即使经过化疗、靶向治疗,也仅剩下3个~6个月生存期。 经人推荐,郭先生于今年5月14日来到郑大一附院。肺移植外科主任赵高峰第一时间为其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及时和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交流。经院内多学科会诊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只有肺移植才能挽救郭先生。 赵高峰团队成员查阅文献发现,肺泡细胞癌肺移植,国内仅有无锡市人民医院做过一例。郭先生当时已经处于呼吸衰竭阶段,时间紧迫,需要尽快做肺移植手术。赵高峰团队迅速对郭先生进行全面评估,用最短时间将他加入肺移植等待队列。幸运的是,不到一周时间,郭先生便匹配到了适合的肺源。 5月21日,赵高峰带领团队成员为郭先生实施了肺移植手术。术前,由于患者不能平卧,肺里面分泌物非常多,如果躺下手术,患者就没有办法呼吸;若采用侧卧位,患者肺里面的分泌物会侧流,堵住另外一个肺,手术复杂且棘手。肺移植团队几经讨论后,决定采用半坐位麻醉。经过漫长的10小时,手术终于顺利结束。 术后,郭先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又过了7天,闯过术后出血、排异反应、感染等一个个关卡后,通过一系列的检查评估,郭先生被转至普通病房,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目前,郭先生身体各项机能逐渐平稳,生活状态良好。 6月4日,郭先生和家属为赵高峰团队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此例肺泡细胞癌肺移植手术在郑大一附院的成功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标志着我院肺移植团队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丰富了国内肺泡细胞癌肺移植的经验,也意味着这类患者可以通过肺移植得到治疗。”赵高峰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