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璟
研究表明,运动在肿瘤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及身体各项机能,预防或减轻肿瘤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方案完成率、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疲劳及缓解压力、减少焦虑。而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都宅在家,不少人大呼,待在家里都快要“发霉”了,想动却动不了,想出却出不去!宅在家中、久坐少动,对肿瘤患者来说,不利于提升免疫力。那么,恶性肿瘤患者居家期间如何运动锻炼身体呢? 运动健身固然重要,但合理的方式也是决定运动效果的关键。哪些运动适合肿瘤患者在家做呢? 散步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早晨或下午是一天中适宜运动的最佳时间,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以免出现不适。每周运动3次~4次,隔天进行一次,体质较强者,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要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分钟~20分钟,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增至每次30分钟~40分钟。患者还要遵循有序而规律的锻炼方式,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身体变化,碰到突发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相关医生,坚持科学锻炼。当人散步时,全身95%的肌肉和骨骼都被调动起来,就像从头到脚给全身做了遍“按摩”,对于癌症患者是很好的运动方式。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建议肿瘤患者在家多走动就可以。 瑜伽 瑜伽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瑜伽柔和舒缓,锻炼后患者劳而不累。长期练瑜伽不仅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而且还可使患者身心得到极大放松,进而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打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适合癌症患者的运动。太极拳动作柔和。打太极拳可疏通经络,时间可长可短,锻炼后劳而不累,从而提高癌症患者康复的能力和机体免疫力,降低癌症复发的危险。 床上伸展运动 对于身体状况不佳,需要长期卧床的肿瘤患者可以尝试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伸展活动。长期卧床对患者身体不好,因为长期卧床会使人的肌肉萎缩,新陈代谢减慢,人体的机能逐渐下降,所以在床上可以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 癌症患者运动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手术后早期可注意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在床上做翻身或进行肢体运动;随着体力逐渐恢复,可以选择散步、骑自行车或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不过不能做剧烈运动,运动以身体稍微出汗为宜。运动前后应多留意自己的饮食、睡眠和排汗量及其他症状,若运动后感觉精力充沛、睡眠质量和食欲良好、心情愉悦、无心悸和气短等,说明运动正好合适。值得提醒的是,虽然运动好处多多,但是也不一定适合所有肿瘤患者。比如晚期肿瘤患者,在运动前,需要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 总之,癌症患者如果能适量、合理运动,对提升免疫力、加强身体素质是有帮助的,对癌症控制也有一定的好处。 (作者供职于漯河市中心医院肿瘤三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