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探秘王徐氏麻刺针法 |
|
探秘王徐氏麻刺针法 □张中一
近年来,我应邀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课,从中了解到了一些散在民间的中医特色疗法和绝招绝技,它们在中医药的浩瀚大海中灿若星辰,令我欣喜不已。同时,我结识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其中王徐氏麻刺针法第13代传承人吕智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也不是因为她热情豪爽,而是王徐氏麻刺针法的神奇深深吸引了我。 我多次深入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走访了吕智俊用王徐氏麻刺针法一针治愈的带状疱疹患者,被治愈的痛风患者、疑难杂症患者,以及用王徐氏麻刺针法起死回生的人和事…… 王徐氏麻刺针法属于传统中医刺血疗法的一种,相传源于唐代,兴于宋代。据文字记载,雍正元年,秉承厚重的大宋中医药文化,在深入挖掘宋朝宫廷秘方的基础上,王伟光在河南开封正式创立了王徐氏麻刺针法,历经王雄胜、王才广、王具善等十几代人近300年的不懈努力,他们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薪火相传、勇于探索、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技能,至今已传承15代人。 王徐氏麻刺针法主要使用金针、银针、三棱针、梅花针等传统治疗器械,辅以玉石、牛角刮痧板等传统器具,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状况,再结合所患疾病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部位及经络走向,运用阴阳五行数理变化,进行密集点刺治疗,以清除患者体内瘀滞,使之经络畅通,祛除病邪,是一种纯手感触觉针法。王徐氏麻刺针法以“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为主要特征。其“降龙银针、定风金针、麻刺分瘀”等独门绝技,往往效如桴鼓,见者无不称奇。王徐氏麻刺针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针法。 “蛇打七寸”针法:主要是针对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的一种针刺排毒针法。它以形象的比喻,在患病部位的蛇头及七寸要害之处施以针刺,排除毒素,患者疼痛立可消除。治愈的患者中不乏老人、小孩和孕妇。 锥骨定风针法:主要是在患者疼痛部位针刺定风、麻刺排风,使气血能正常运行,消除疼痛的一种针法。此针法对治疗痛风及颈肩腰腿处的疼痛疗效显著。 五针分瘀针法:主要是运用银针在跌打扭伤的患处进行五针分瘀治疗,使患处快速散瘀,消除疼痛,立竿见影。 麻刺通络针法:主要是针对人体不同的穴位点刺、麻刺,疏通经络,消除瘀堵,达到减轻或消除患者心悸、胸闷、气喘、头晕、头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针法,可大大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王徐氏麻刺针法是中医药学宝库的瑰宝之一,在民间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其传承人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灵巧的针法,以及看得见的疗效吸引了很多不远千里慕名求医者。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王徐氏麻刺针法做好传承,让其发扬光大,造福广大患者,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承方案和保护措施。 王徐氏麻刺针法的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牢记“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之使命,坚持“医者眼中无贫富贵贱,以解救患者病痛为先”之医道,秉承“凡持此针法绝技之族人,无论嫡庶、长次、贫富、贵贱,传后世有德之人”之祖训,不仅传承针法绝技,还注重传承医德医风,以确保王徐氏麻刺针法传承有序,发扬光大,造福百姓。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