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发挥中医药优势中增强文化自信 |
|
在发挥中医药优势中增强文化自信 □张彩凤 依据《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部署,按照“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深刻阐明中医药学的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的要求。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及道德规范,加强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阐释,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与范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加强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阐释 一是正确理解中医药学的科学性。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评价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关键要看临床、要看疗效,有疗效才是硬道理。中医药学是科学,它与现代医学有着不同的思维观念和表述方法。中医注重从宏观整体、病性的角度,认知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中医利用唯象、混沌等诊疗方法,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五运六气为工具进行个性化诊疗,基于非线性相互作用,达到机体平衡的治疗目的。 二是科学阐释中医药文化的逻辑形成之路。中医药学脱胎于中华优秀文化,它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疾病、健康、养生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形成的一套文化体系,包括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道家养生理念等。新时代的中医人把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凝练为“仁、和、精、诚”4个字,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创新性地提出,是对中医药文化形成之路、价值理念、独特创造的探索,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转化利用精准性和生动性的真实写照。 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与范围 一是讲好中医药故事,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讲好中医药故事,需要把握群众心理和传播规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创造一套能被不同文化背景所理解的新的话语体系,增加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思想性,做到深入人心。自国家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以来,已经逐渐把中医药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和文化教育资源。只有正确认识、体验、理解、欣赏中医药的理论与诊疗技术,才能真正接受中医药学。我们需要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创造条件,搭建一条“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国际化标准、全球影响力必将得到很大提高。 二是把中医药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广泛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运用新媒体使中医药“活”起来,把中医药的健康养生、文化育人优势同信息技术紧密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增强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立足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推出一批中医药文化新服务和新供给。例如通过沉浸式体验,打造一批融医养康养、休闲娱乐、文化育人为一体的体验场馆和中医药文化品牌,从身临其境到深入人心,使中医药成为群众健康养生、启智润心的自觉行动。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