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庭医生相约 和健康生活同行 周口市中医院 曲永红
“苏医生,有你真好!你是我的知心朋友,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做得很棒,我为你点赞!”这是70多岁的杨老先生在苏博文的办公室说出的心里话。由于老伴儿生前得到过家庭医生的帮助,杨老先生十分满意,想让这个好政策惠及更多人。 由周口市中医院领办的纺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荷花街道办事处,为荷花街道办事处纺城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高级职称医生郁燕做医疗技术指导,全科医师苏博文具体签约负责日常医疗工作,公共卫生医师高东升、耿云鹏进行公共卫生指导管理,全科护士周春燕协助全科医师共同承担医疗及护理工作。该团队兼顾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对于各类疾病给予治疗。 自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该团队本着“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的原则,让居民享受到贴心的医疗卫生服务,累计签约1.26万人。除了完成签约家庭的常规健康管理外,该团队成员还针对辖区内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独居老人等特殊家庭的健康需求,制定个性化健康档案管理方案,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健康关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经常进村入户,关心困难群众,帮助贫困人员建档,为辖区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定期在社区举办卫生保健、养生健康教育等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页,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等,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家庭医生在社会中的作用;定期送医送药,对于村里的贫困老人,还经常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烦恼。团队成员常说:“我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 有一次,在举办活动的现场,一位老太太急匆匆地赶过来对苏博文说:“我的头痛又开始发作了,请帮我看一下。”苏博文走上前说:“我上次给你开的药吃完了吗?”由于老太太家距离活动现场很近,而且还是团队的签约服务对象,于是苏博文赶到她家中。苏博文看到桌子上的药,叮嘱她说:“您把这个药吃下头就不痛了,平时要按时服药,注意身体。” 苏博文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时刻把患者的健康放在心间。在苏博文建档的患者当中,有的忘记了用药时间,有的忘记了吃饭时间,有的忘记了儿女的联系电话,他们却能够清楚地记住他的电话。患者把家庭医生当成了知己,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庭医生。 王老太太的老伴儿杨老先生平时身体也不太好,还要照顾她。他们家住在三楼,并且楼道狭长。最关键的是,他们需要定期到医院换胃管,每次去医院,需要好几个人抬上抬下,这样做可能对老人造成伤害,加之夏季天气炎热,如果护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老太太中暑。另外,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鉴于此,杨老先生经过打听,了解到家庭医生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纺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希望能获得社区医生的帮助。 纺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后,经过评估,虽然知道王老太的病情很严重,但是看到杨老先生期望的眼神儿,毫不犹豫地和他们家签了服务协议,定期上门为老太太开展医疗服务,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经过家庭医生团队的不懈努力,老太太进食好多了,说话也有力气了,这让远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心里踏实多了。最主要的是,我们不用再找人帮忙去医院做护理了。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杨老先生说,“有这样的家庭医生,我们感到高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为民解忧,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 有一天,郁燕打电话给杨老先生,周末要去他们家进行医疗服务。杨老先生说:“你们不用来了,不想再麻烦你们了。老太太这几天病情突然恶化,已处于弥留之际,没想到病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前两天还对我说想见见孩子,想吃水果。” 郁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通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一定要帮助老人实现最后的愿望。他们带着医疗用品和水果赶到杨老先生家中。看到病床上的王老太太,他们二话没说,立即上前检查。询问过情况后,周春燕给王老太太打上了营养针,让其维持生命;高东升、耿云鹏把水果捣碎,再一点点地喂老太太吃,鼓励她等待子女归来。后来,在家人和医务人员的陪伴下,老太太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虽然没有挽留住王老太太的生命,但是杨老先生及家人对家庭医生的服务很满意。在王老太太生命的尽头,家庭医生帮她实现了愿望。这件事让社区居民对纺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加了信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