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支架好还是药物球囊好
侵袭性纤维瘤治疗体会
党课天天上 “六十当作十六干”——记郑州新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延宾
1
11 1 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支架好还是药物球囊好
 

支架好还是药物球囊好
□张殿红

在临床上,经常有患者问:支架好还是药物球囊好?支架有无寿命?再狭窄怎么办?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药物球囊(DCB)通过球囊扩张将抗增生药物快速释放至血管壁,可以达到治疗冠状动脉狭窄“介入无植入”的效果。
    药物洗脱支架(DES)在冠状动脉狭窄处除了有抗增生作用外,还可起到支撑的作用。最新的DES再狭窄率在10%左右。就支架本身而言,是没有寿命这一说的,即使小概率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也有办法使血管病变得到有效治疗。这时,进行DCB扩张或重新植入DES均可。
    一般来说,DCB和DES均是成熟的技术。对部分复杂病变(如分叉病变、扭曲钙化病变),DES可能较DCB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两者各有优缺点:DCB可实现“介入无植入”,而DES植入发生血管急性闭塞的风险较低。主要血管(包括小血管)的关键部位不宜单独使用DCB,否则一旦出现急性闭塞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目前指南推荐的DCB适应证为支架内狭窄(ISR)和小血管病变,其在分叉病变、高出血风险等患者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支持。

ISR:DES ISR主要表现为内膜增生伴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于既往有多层支架覆盖、支架部位有重要分支血管、不能耐受长时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ISR患者,DCB更具优势。推荐使用IVUS(血管内超声)或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了解患者发生ISR的原因,若有明显的支架膨胀不良,需要使用高压球囊进行高压力扩张;ISR伴有钙化或者致密纤维化,应用切割或棘突球囊可以获得更好的管腔和避免预扩张球囊的滑动。
    小血管:这类血管直径≤2.75毫米,或<3.0毫米。尽管DES植入在小血管与大血管内同样有效,但是对于小血管来说,植入DES后期管腔丢失更明显,ISR与临床事件发生率更高。而DCB可减轻小血管的炎症反应,拥有更均匀的药物释放作用,长期预后更好。
    需要强调的是,血管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小血管并非不重要的血管,且重要性与病变部位有关,某些小血管出现急性闭塞也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主支血管全程弥漫性病变,在近中段血管植入DES后,远段血管可以考虑使用DCB。对右优势型的回旋支主支应用DCB,出现严重后果的概率较低;对左优势型的右冠状动脉主支应用DCB,相对安全。前降支对角支近段出现急性闭塞可导致灾难性后果,不建议应用DCB,而其中远段应用DCB较为安全,即使闭塞,一般不会引起严重临床后果。
    CTO(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具有特殊性,开通术后急性闭塞发生灾难性事件的概率较小,若预处理后无明显限制血流的夹层,可以考虑使用DCB,尤其是对DCB有选择倾向性的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开通后,如果血栓负荷不重,并且患者对植入DES有顾虑,可考虑应用DCB。若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血栓,鉴于药物无法有效到达血管壁且尚无循证医学支持,应避免应用DCB。患者在急诊恢复TIMI(血流分级)3级血流后择期进行介入治疗是合理的选择。
    糖尿病:部分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弥漫复杂,血管细小,植入DES后易引起血小板聚集、炎症,支架内血栓及ISR发生率较高。对于这些病变,DCB较DES可能更适合;但是,主支血管近段病变,尽管血管直径≤2.75毫米,也不宜应用DCB。
    高出血风险:老年患者及因房颤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年内25%~40%会发生出血。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DCB较DES有明显优势。
    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单纯DCB处理冠状动脉最短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可缩短至4周。
    相关资料显示,对于异常高出血风险(有最近出血病史或未来短期内需要外科手术)患者,在DCB术后可应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不建议使用药物球囊的情况:1.血管关键部位(如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近段),估计术后出现急性闭塞可危及患者生命等严重后果时;2.有明显夹层(C型及以上夹层);3.病变预处理后弹性回缩明显,残余狭窄大于30%;4.血管整体条件差或关键血管近段不能耐受DCB扩张,必须尽快恢复血流灌注者。
    DES与DCB各有适应证,只有合理应用,患者才能获益最大,刻意或过分追求植入支架或“无支架植入”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