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位大事业 守护健康最快乐 汝州市人民医院健康医疗集团骑岭分院田堂卫生室 吴会阁
1996年从卫校毕业后,在爱人的影响下,我回到村卫生室工作。当时,卫生室是以基本诊疗为主,看病、配药、输液、打针成了工作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病越来越多,于是自费印制了宣传页,向大家宣传戒烟、合理饮食、科学用药等疾病预防常识,将疾病预防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 自2009年以来,政府开始推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疾病预防、妇女儿童健康、老年人健康、慢性病防控等方面有了科学、系统、规范化的标准,从而使乡村卫生工作在本质上有了飞跃。我们开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慢性病健康指导。这项工作对老百姓来说是个新事物。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就需要乡村医生耐心沟通,把政策讲透,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面对沟通存在一定困难的现状,我和爱人主动承担起了全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冒寒风、迎酷暑,经过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全村2786人的建档和分类管理任务。为了方便工作,我们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微信群,宣传健康常识,发布体检通知,转载健身方法,传播文化知识,让乡亲们从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我们邀请太极拳和八段锦老师免费为大家传授健身功夫,还购买资料免费发放给大家,提高大家健身的积极性。现在,乡亲们每天晨练、跑步、打太极拳等,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作为乡村医生,我们积极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扑下身子为村民服务。有一次,一位签约居民突发异常,胡言乱语。接到他的妻子打来的求助电话后,我立即赶过去,发现这位签约居民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的妻子和母亲发生了矛盾,妻子和母亲都要求他批评对方,平素内向的他受不了刺激,就出现了异常。为了防止病情发展,我给他的妻子和母亲讲述了精神分裂症的严重后果,让她们充分认识到家庭矛盾对健康的不良影响。通过开导,婆媳矛盾解决了,她们按照我的指导方法对患者进行疏导,最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很多时候,疾病的预防和先期干预往往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根据工作分工,我坚守在卫生室,为乡亲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抽时间参与街道环境卫生消毒和居家人员健康监测。由于年关大家缺少相应的疫情防护装备,我和爱人商议后,筹集价值3000多元的中药材,连夜熬制中药汤剂,赠送给乡、村两级防控一线人员服用。疫情之下,我承担着核酸检测、外地返乡人员协管、居家隔离人员核酸采样等工作,累并快乐着。 多年的卫生服务工作,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和支持,每当我入户随访时,乡亲们都会主动配合、热情招待。我负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连续十多年受到各级领导和同行的好评。经过努力,2018年我考取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注册范围为临床+中医,实现了从乡村医生到家庭(全科)医生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为乡亲们提供健康服务。我认为,作为一名家庭医生,服务健康事业,服务村民健康,一切付出都值得。 (本文由本报记者冯金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