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结核病防治重点知识十二问之九预防学校肺结核应注意哪些问题 |
|
结核病防治重点知识十二问之九 预防学校肺结核应注意哪些问题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杜文琼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校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接触频繁,时间长。学校肺结核的发生,极易造成传播,导致发生群体肺结核疫情。这不仅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还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一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传染10个~15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而校园、家庭、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导致群体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相互间密切接触,缺乏基本知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做好学校结核病日常防控工作。首先应尽早发现学生中的肺结核患者,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 学校要切实做好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体检中必须包含结核病检查。要把结核病筛查纳入学生入校体检及教职员工体检的重要内容,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并及时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把传染源拒之门外。 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教室、寝室、图书馆和食堂等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师生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笑时应用手或纸巾捂住口鼻等。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认真做好原因追查和登记,如怀疑是结核病,应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并由学校医务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疗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要经常在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卫生课或健康教育课内容。要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师生掌握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通过知识普及让大家自觉参与到结核病防控中来,从自我做起,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做起,从根本上严防校园聚集性结核病疫情的发生。 学生一旦被确诊肺结核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应尽快告知班主任或学校医务室,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不应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 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后,要及时告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进行疫情报告。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要关注与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规范开展休学复学学生和休课复课教职员工的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在校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和预防性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 学校对发生结核病疫情的场所进行消毒,可采取紫外线照射消毒: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和宿舍可采取紫外线消毒。采用太阳光照射也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有效的方法。将患者的被褥、衣物、书籍等用品放在太阳下暴晒3小时~4小时,也可达到消毒的效果。也可采取化学消毒: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或喷雾消毒,持续120分钟,可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本文由本报记者杨须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