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生命的教育 |
|
生命的教育 □李明艳
中国人比较注重家族的兴衰与传承,因此对晚辈的教育非常重视。很多家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不仅局限在学识上,更注重的是人格品行的教导,小到吃饭坐姿,大到立志报国。一代代人传承与发展着家族的家训,为家族的子孙后代保驾护航,呵护家族的荣誉。 纵观历史长河,文人大家多重视家风,留有诸多家训,以警后人,许多家族虽然没有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风。家风无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别,只为能有效地教导下一代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深夜,家人们都已安然入睡。静坐灯下,回想过往,感触颇多。倘若,我现在的为人处事尚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这都要感谢我的父母,更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他们虽然学问不高,也与富贵无缘,但是他们却给予我最好的生命教育。 当我还是孩提时,父母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忙碌的。由于父母远在湖南工作,我与父母聚少离多,童年的记忆对于我来说,他们的陪伴、他们的爱都是模糊的。 而如今,我已为人妻、为人母,结束一天的琐事,夜深人静时,更能理解父亲的话:“我们也是为了一个家能够过得富裕,让你们不愁吃穿,能好好学习,你们抱怨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可是世上有得就有失,谁都想两全其美,我没有做到请你们理解。”父母的言行举止,更让我明白了要笑对生活的苦涩,要勇担责任与担当。 在那美好与叛逆并存的成长岁月中,我的奶奶则是我人生的启蒙者。月明星稀,晚风轻拂,我坐在小小的马扎上总是习惯依偎着奶奶,仔细听奶奶的教诲。奶奶的话语如和风细雨沁入我的心房,飘进我的梦乡。 爷爷与奶奶自幼便定为娃娃亲,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婚后男耕女织,美满幸福。可是好景不长,在爷爷30多岁时,不幸患了脊椎炎,卧病在床,康复后竟无法直立行走。生活的重担便留给了奶奶。 至今我仍然无法想象她所经历的苦楚与不易。家中5个孩子,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丈夫,她在工作与家庭中如何做到平衡与取舍?这样的生活,她硬挺着、坚持着,直到儿孙满堂,和满晚年,才稍作休息。 在我缺少父母管束的那几年,不管回家有多晚,昏暗的灯光下总有属于奶奶独有的美味。奶奶用她的爱给予我最好的陪伴,即使是在我最叛逆的时期,她也默默地守护在我的身边,陪我度过最迷茫的时期,而不是全面地否定我。紧跟潮流的奶奶尊重我的每个选择,不打压我的想法,让我在自由的空间里长大。奶奶的爱与坚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沁入我的血液之中,温暖我的心灵,让我砥砺前行。 参加工作后,遇到困难时,我便会想起长辈们的拼搏经历。他们在细微末节中体现的永不言弃、担当负责,让我的内心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父母总是教导我,要与患者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不可莽撞了事,更不可半途而废。在他们的教导下,我和哥哥内心温暖,洁净如玉,在面对人生诸多苦恼时都能豁达乐观。 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和祖辈虽未写出励志的家训,但他们的言行举止已深刻在我们心中。他们给予我们的是最高的生命教育。而今的我,也学习记忆中奶奶的样子,努力奋进,相夫教子,渴望在潜移默化中温暖、陪伴、教化我的孩子……家风从未中断,它们定会在生命的长河中传承并发扬。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偃师区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