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重点知识十二问之二 结核病高危易感人群有哪些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苏茹月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很容易通过咳嗽、打喷嚏、咯痰等行为造成结核分枝杆菌在空气中进行飞沫传播,从而使周围健康人群感染。那么,哪些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第一类是结核分枝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艾滋病的发生。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结核病等在体内发生。结核病是该类人群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同时也是该类人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双重感染人群与普通结核病患者相比,增加了诊断及治疗难度。因此,对该类人群要加强结核病管理与防治。 第二类是学校人群。学生长期在一起生活,学习压力比较大时,比较容易得结核病。当学校宿舍和教室通风不好时,容易引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当自己或周围同学出现咳嗽、咯痰两周以上或者痰中带血时,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第三类是在流动人口聚集场所的人群(建筑工人、厂矿工人、宾馆工作人员等)。由于他们居住或工作环境人口较聚集,一旦其中发现有结核病患者,容易造成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由于该类人群劳动强度大、居住环境差、健康意识不强,更易罹患结核病。由于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需要6个月至2年的规范治疗,而这类人群居住场所不固定,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管理困难,使其成为结核病防治重点人群。 第四类是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与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通常被称为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由于这类人群在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或频繁接触中,会通过空气飞沫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且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可能较大,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病,应特别关注此类人群。 第五类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减退,各脏器功能低下,导致老年人患肺结核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同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而且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2倍至7.8倍。另外,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养老院、福利院等人口密集场所,增加了结核病的传播风险。因此,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结核病主动筛查。 第六类是监管场所在押人群。监管场所的特殊环境造成了在押人员生活场所比较密集,相互传染的机会增多,易引起结核病流行。 因此,对以上六类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监测、强化结核病主动筛查,是降低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本文由本报记者杨须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