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打开“健康鹰城”官方微信公众号,核酸检测、返乡登记、疫苗预约、挂号等各项服务一应俱全;在智能签约服务平台上,还能进行健康咨询、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3月28日,从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传来消息,便民惠民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已覆盖该市所有医疗机构。 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据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平顶山市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多部门协作机制,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从4个维度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 平顶山市依托市政务云平台,采取“市级统建、云化部署、医疗机构应用”的模式,为全市居民看病就医统一线上入口,建设完成了便民服务“一卡通”系统,已累计发放居民健康卡567万张,电子健康码420多万人,使用人次达1.38亿,其中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就诊194万人次,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费用结算和健康信息互联互通。该市电子健康码应用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典型案例,连续两年在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上发言。 平顶山市整合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诊疗数据和基层基本公卫数据,完善和丰富电子健康档案内容,汇聚电子健康档案数据389万份、健康档案记录2700万条、电子病历信息10亿条,基本构建起全区域、全机构和全生命过程的一体化健康信息体系,形成了“全、真、活、可用”的全生命周期居民健康档案,便民服务平台累计关注用户120万余人,累计访问6000多万人次。 平顶山市坚持问题导向,搭建智能签约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全市电子档案建档人数达389万人,建档率达95.82%。管理平台可实时查看区域内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部门监管不到位、考核难量化以及家庭医生“签而不约、约而不实”等问题,保证了签约服务效率和质量,累计提供公共卫生服务2305万人次,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签约积极性。 目前,平顶山市的便民服务平台接入药店1607家,医疗机构150家,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等40余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上报购买止咳药、发热药56万人次,提供重点人群数据97万条,比对筛查900万人次,同时还提供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申请与查询、健康咨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查询等,方便群众精准掌握健康状况。 (常 娟 杜如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