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四版:医政医管
 上一版    下一版  
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的法律依据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要点
河南省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100个感染
1
11 1 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的法律依据探讨
 

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的法律依据探讨
□刘笑天

   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医疗机构和群众使用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数量猛增,普通三级医院平时日均一次性口罩使用量千余个,现在每天使用数万个,用量增加数十倍。受多种因素影响,防护用品供需也受到一定影响。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主力军,也是传染病防治的最后防线,一方面要负责分诊、初筛和治疗传染病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一方面要保护医务人员不受疾病传染。防护用品不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被急剧放大,部分公立医院公开向社会募集防护物资。
    对于公立医院向社会公开募集防护物资,涉及的法律大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法规。
    一、接受社会捐赠有助于政府履行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为防疫医疗队和医院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是政府和单位的法定职责。当物资供应困难,政府调度不足,难以保障充足的防护装备和器材时,公立医院公开募集可以减轻政府的工作压力,协助政府履行法定职责。
    二、公立医院可以联合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募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第十九条规定:“红十字会可以依法进行募捐活动。募捐活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有关规定。”
    公立医院不具备法定公开募捐资格,不能组织募捐活动,但可以与具备资格的组织合作开展募捐。这样的组织包括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组织。公开募捐需要严格按照程序办理。
    三、公立医院可以依法接受社会捐赠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本法所称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选择符合其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公立医院虽然不能组织募捐活动,但可以依法接受捐赠。应注意不同法律规范的捐赠和赠与,在实践中有较大区别。
    四、公立医院接受捐赠的形式多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捐赠人可以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
    五、公立医院需要在监督下接受捐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受赠人每年度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财务进行审计。”《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会计年度结束后,受赠单位应当将本年度接受捐赠财产情况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专门说明。受赠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部门决算报表要求,一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