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常 娟 通讯员李 菁 吴 静)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管生团队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仅用3根弹簧圈,为一例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起始处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动脉瘤填塞手术,用“小材料”解决了“大问题”。 72岁的刘先生,被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后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检查结果显示,刘先生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出现动脉瘤,大小约为8.08毫米×7.41毫米×7.41毫米。管生团队进一步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进行精准术前评估,选择经桡动脉入路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疗效。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据管生介绍,该患者为破裂大动脉瘤,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对其进行精准个体化术前评估,仅使用3根弹簧圈对大动脉瘤进行有效填塞治疗,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据了解,既往对于颅内动脉瘤治疗,常用的血管内治疗入路方式为经股(大腿根)动脉入路,患者活动受限,容易出现血栓等并发症。采用经远桡动脉入路是为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发展趋势,该入路方式失血少,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既缩短了住院时间,又减少了医疗费用,符合国家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目前,该科采用此入路方式已为数百名患者解除了病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