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ET-CT前 患者要控制好血糖 □李幸毅 付立武
在患者预约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时,医生要告知患者在检查前先测量血糖,控制好血糖后才能进行检查。 PET-CT检查前,患者为什么要测量血糖?血糖达到多少才可以进行PET-CT检查?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就在于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地进行增殖,并且在增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的分解。因此,就用葡萄糖代谢显像对肿瘤进行诊断。 现在常用的PET-CT示踪剂主要是18F-FDG(FDG指氟代脱氧葡萄糖),这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的药物,可以用来进行葡萄糖代谢显像。 但是,高血糖会竞争性抑制细胞摄取18F-FDG,影响18F-FDG在体内的生物分布以及肿瘤细胞的摄取。这样一来,最后的显像结果也就不准确了。 由于血糖对18F-FDG有较大影响,因此做PET-CT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4小时~6小时。受检者的血糖值最好低于6.1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低于8.3毫摩尔/升为佳,最高不超过11.1毫摩尔/升。 如果患者有做PET-CT的需求,血糖却高于11.1毫摩尔/升,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如果可以等待,就等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后再进行PET-CT检查。当然,也可以注射速效胰岛素来降血糖。值得注意的是,注射速效胰岛素的时间应与注射18F-FDG的时间相隔至少4小时。除此之外,检查前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大脑的一些活动造成脑组织对葡萄糖的高度摄入,这些都是保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措施。 PET-CT检查前,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晨起检查前,患者不要喝饮料、茶水及食用任何含糖食品。
知识链接
PET-CT检查具有全身性,且可以看到肿瘤的代谢情况。其具体作用如下: PET-CT检查对于肿瘤鉴别起到很大作用,可以鉴别良性或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特点为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在PET-CT上面表现为示踪剂葡萄糖的代谢升高,而代谢明显升高是判断恶性肿瘤的比较灵敏的方法之一。 另外,PET-CT检查对判断治疗的效果意义较大。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对比,能看到肿瘤代谢的情况。如果肿瘤代谢经过治疗明显降低,提示治疗有效;如果经过治疗,局部肿瘤的代谢还是没有下降,甚至增高,提示治疗可能无效。 PET-CT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肿瘤残留,或者有没有复发。 对于需要放疗的患者,可以根据PET-CT检查结果对放疗的靶区进行精准勾画。比如,肺癌患者并发肺不张的情况下,一般进行CT检查。而根据CT检查结果,放疗科医生很难判断肿瘤的实际边界;而做PET-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灶代谢的范围,为更精确的治疗提供更合理的证据。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