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接种好两类疫苗 合力斩断疫情传播途径 漯河市郾城区疾控中心 王 琦
8月22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63场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红霞说,现阶段教育系统顺利开学的前提是,必须接种好两类疫苗:一个是新冠病毒疫苗;另一个就是“社会疫苗”。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消息,截至8月27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0亿剂次。在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人群“应接尽接”的同时,12岁~17岁人群接种工作也在全国开展。这一方面是为了尽快提高疫苗接种率,形成有效的群体免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学校尽早开学。 以河南为例,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制定了《河南省12岁~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方案》,提出“8月25日前完成第一剂次接种,9月15日前完成第二剂次接种”。截至8月21日22时,河南省12岁~17岁人群接种工作整体进展顺利,12岁~14岁人群和15岁~17岁人群第一剂次接种完成率分别达到104.54%、99.86%。 新冠病毒疫苗要打,“社会疫苗”也要打。这里说的“社会疫苗”,就是指良好的防护意识和生活习惯。此前广州、合肥等地纷纷下发通知,要求所有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务必返回居住地,减少外出与聚集,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在健康管理期间,广大教职工及学生要尽量减少跨省、跨市流动和聚集性活动,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市。同时,师生返校前要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到不扎堆、不聚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学生和家长应共同做好健康状况申报。 打好“社会疫苗”,不仅关乎学校顺利开学,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同样重要。去年疫情暴发初期,公众已经养成了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米线”、出门戴口罩的好习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一些公众的防护意识有所松懈。近段时期,全国疫情多地散发,除了德尔塔变异株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强外,聚集性活动、不按要求佩戴口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疫情的快速传播。这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疫情并未远去,加强自我防护,保持良好习惯,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针对现阶段新冠病毒变异株特点和人群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指导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根据指引,普通公众6类场景和情形需戴口罩,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重点职业人群也有相应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自觉打好“社会疫苗”,合力斩断疫情传播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