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克
前段时间,一位45岁左右的女性,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室就诊,表情焦虑,面色暗黄,一坐下就说:“大夫,快给我看看吧,我是不是得绝症了?” 该院医生李世克接诊患者后,经过详细询问才知道,原来患者生病1年了,刚开始只有遇到烦心的事情或压力比较大时才会出现焦虑、坐立不安、心情烦躁、偶尔失眠等症状,但随着事情得到解决或者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症状就会很快缓解。后来,她越来越容易出现焦虑、心慌、心悸、浑身出汗、发抖、发麻等症状。 半年前,她准备坐飞机出差时,在登机前突然出现心慌、心悸、呼吸困难以及有一种濒死感。当时,她被120送到急诊科抢救,并做了相关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但是,她还时常会出现莫名的心慌、胸闷、双手发抖、头皮发麻等症状,总担心自己患了心脏病和其他严重的病。接下来,她不敢一个人出门,连买菜都需要家人陪着,时刻担心在心脏病突发时,没人救自己;晚上,睡不着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胡思乱想。 有一次,她听了一位中医养生专家的养生课,中医强调,晚上是肝脏、肾脏排毒的时候,熬夜会导致体内毒素排不出去,危害身体健康。为此,她更加恐惧、焦虑,以致入睡更加困难;感觉身体忽冷忽热,心烦急躁,茶饭不思,1月内瘦了5公斤;去医院做检查,结果提示各种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均正常。于是,她确信自己得了查不出原因的绝症,亲戚建议她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李世克经过询问、观察,初步诊断患者得了广泛性焦虑障碍,不是绝症。 据李世克介绍,广泛性焦虑障碍就是通常所说的焦虑症。该病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烦躁不安为主要表现,患者总是过分担心,经常处于紧张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如大祸临头的状态,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伴有躯体不适感,比如口干、出汗、心悸、胸闷、气短、尿频、尿急、浑身发抖、坐立不安等。 此外,患者时常有入睡困难、多梦以及出现夜惊或梦魇等睡眠障碍。有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忧天,此人因担心天塌地陷而惶惶不可终日,不敢出门,就是很典型的广泛性焦虑障碍。 有时,广泛性焦虑障碍并不直接表现在情绪方面的异常,还会通过躯体表现出来,比如常见的心慌、心悸、胃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皮肤感觉异常,忽冷忽热,发麻发抖,盗汗、尿频尿急等。如果有以上症状,并且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要考虑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可能性。 广泛性焦虑障碍会不会发展成抑郁症呢? 李世克提醒,焦虑和抑郁是一对双生花,焦虑障碍严重或未及时治疗会产生一些抑郁情绪,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以及失眠,甚至有悲观、消极的想法等,但整体上仍是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这些抑郁情绪只是伴随症状,一般达不到抑郁症诊断标准。 目前,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1.选择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2.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硝西泮片、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等);4.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丁螺环酮片、坦度螺酮等)。 心理治疗包括:1.认知治疗,焦虑患者的焦虑主要是对焦虑情绪的恐惧,目标是帮助患者合理认知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属于正常的情绪表达,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2.行为治疗,放松治疗、正念治疗,目标是放松我们的身体以减轻躯体不适;3.森田治疗;4.音乐治疗等。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本文由记者王婷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