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临床配伍法则与应用体会 □韦绪性
地黄炮制 地黄的植物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鲜用(用时切厚片或绞汁),习称鲜地黄;或将鲜地黄缓缓烘焙至八成干时,或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取洗净的生地黄,加黄酒拌匀(生地黄每100千克用黄酒30千克),置于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蒸至酒被吸尽,呈乌黑色光泽,味转甜,取出,晒至外皮黏液稍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或取洗净的生地黄,置于适宜的容器内,隔水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得熟地黄;取生地黄片,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黑色,至发泡、鼓起时,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或用闷煅法煅成炭,得生地黄炭;取熟地黄片,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或用闷煅法煅成,得熟地黄炭。 熟地黄临床配伍应用 综上所述,地黄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经炮制后有鲜地黄、干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熟地黄炭等应用形式。其中,熟地黄是临床上重要的常用滋补药物之一。熟地黄本身可滋阴补血,配伍补剂入五脏、配伍通剂以通经、配伍气剂以入气分、配伍温剂以回阳、配伍散剂以发汗。熟地黄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和温里药等6类中药。为了合理使用熟地黄,现浅议熟地黄临床配伍规律如下。 熟地黄与补益类药配伍 熟地黄为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要药,功效专于滋补,为配伍补益药。其目的主要是增强滋阴益气、滋阴助阳的功效。通过配伍,熟地黄不仅可用于阴血津精不足诸证,还被广泛应用于气虚、阳虚诸证。由于阴阳相互资生,若阴血精津不足,日久则阳气无以化生而致气虚、阳虚。熟地黄善于填补阴血精津,为阳气的化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故气虚、阳虚证亦常以熟地黄配伍补气、补阳之品,起到滋阴、益气的功效。 临证时,使用熟地黄,若需发挥其滋阴、补血功效,可重点选配当归、白芍、天门冬等;若发挥益精填髓功效可重点选配枸杞子、山药等;若发挥滋阴、益气功效可重点选配人参、黄芪等;若发挥滋阴助阳功效可重点选配杜仲等。 熟地黄与当归配伍,一是通过补血达到养阴的目的,既滋阴又是补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二是当归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补而不滞。再如熟地黄配白芍则可增强养肝、柔肝的功效等。 熟地黄与清热类药配伍 熟地黄滋阴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证,阴虚则不制阳,阳热偏亢而兼见有虚热证或形成阴虚火旺证,故熟地黄常常配伍清热药以滋阴清热并进,滋其不足,泻其有余,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临证治疗阴虚火旺证时,熟地黄常配伍生地黄、黄柏等清热药,可滋阴降火。熟地黄可与活血化瘀类药、利水渗湿类药配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虚证,往往需要较长服药疗程。熟地黄为阴柔、腻滞之品,滋补之力虽强却不利于气血之流通,且易助湿生痰。熟地黄方剂中配伍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制约熟地黄腻滞副作用,使熟地黄补血而不滞血,滋阴而不助湿生痰。因此,临证使用熟地黄时,时常配伍川芎、茯苓、泽泻等制约其腻滞。比如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诸药配伍,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为补血、调血之良方。 熟地黄与收涩药配伍 与熟地黄配伍频率较高的收涩药,主要有山茱萸、五味子。山茱萸和五味子虽属于有固涩功效的中药,但它们在固涩的同时又能补肾,可加强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补髓的功效。熟地黄与温里药配伍,其原因就是熟地黄滋补功效不仅用于治疗阴血精津亏虚,还常用于治疗阳虚证。从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阳虚可以耗及阴,阴虚可损及阳。比如《景岳全书》中所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温里药在方剂中常与熟地黄配伍,可使“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阴得阳升则生化无穷”,配伍温里药可助熟地黄发挥滋阴、助阳之功效。故临证需要发挥熟地黄滋阴、助阳功效时,时常配伍附子、肉桂等。 注:本文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作者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