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任向阳:用医者仁心诠释初心使命
让儿童更幸福 让母亲更健康——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四个一”工程掠影
王芳: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1
11 1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王芳: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王芳: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高 鸽 王美娟  文/图

 

“这些照片都是患者成功怀孕后,专门带着孩子回来表达感谢时拍摄的。这是我们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时刻!”8月20日上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四楼生殖医学科门诊外的一面照片墙前,科主任王芳振奋地对我们说。这位曾获得“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洛阳市十大女杰”、市优秀专家、市优秀名医等荣誉的女医生,此时满脸笑容,眼睛里闪着光。
心怀大爱,用心创造新生命
    “我们有缘相伴于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一路上,你理解和信任的目光,是我始终依靠的力量;你怀抱宝宝的时间,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无与伦比的骄傲!”这是在一个心理沙龙上,王芳给患者朗诵的诗,也是她从事生殖医学工作多年来的心里话。
    不久前,驻马店一对夫妇专程坐火车来找王芳,除了说不完的感谢话语,他们还带来了一面锦旗和一张照片。原来,这是一对“失独”中年夫妇,几年前儿子因车祸不在了,悲痛欲绝的他们找到王芳,说:“无论如何想再生个孩子。”但是,当时女方已经45岁了。在王芳团队的帮助下,两口子最终顺利得子。孩子刚满月,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孩子的照片,前来报喜。
    就在同一天,平顶山的宋女士抱着一对龙凤胎,带着鲜花和锦旗也来到了这里。结婚4年未孕的宋女士曾四处求医,长期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备感绝望,泣不成声。王芳轻声安慰道:“你俩的情况符合做试管婴儿指征,别灰心。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有自己的宝宝。”王芳为他们制定了个体化方案并进行标准化操作,超促排卵、取卵、胚胎培养,并顺利移植2枚胚胎,一次成功。宋女士平安生下一对龙凤胎。
    生殖医学科的同志们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两个故事。十几年前,来自汝州的杨女士就诊时没有带够检查费,王芳为其垫付了300元,此后杨女士没有再来。对这件事,王芳早被忘了。十几年后,杨女士眼含热泪,带着11岁的儿子和300元钱,还有一张发白的旧名片来还钱,对王芳感激不已。去年年初,一位远嫁英国的洛阳女子给王芳发来喜讯:双胞胎平安降生。此前,该女子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多年不孕,曾在英国进行腹腔镜治疗和试管婴儿助孕,但经过2个周期的治疗都未能怀孕。回国后,她慕名找到王芳。王芳为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她成功怀孕,顺利生下双胞胎。
    “每一个走进生殖医学科的患者,背后都有一段曲折求子的故事。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他们指一条路,全程陪伴他们走过这段最特殊的人生旅程,并与他们感同身受!”王芳说。2003年,该院生殖医学科成立的第二年,王芳加入该科室并成为学科带头人。截至目前,她带领的团队已帮助两万多名不孕不育症患者实现求子梦。
    心系患者,倾情奉献点亮希望
    “感恩、分享、孕育、成长,这就是我们科室的服务理念,已经深入团队每个人的心中!”王芳说。
    在这里,每天有络绎不绝的患者,医务人员热情接待、认真诊治;建立联络员制度,建立患者微信群等,目的是为了让这个特殊群体有更好的感受,同时医生能更充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不断改进工作,营造“温馨、亲切、受尊重”的就诊氛围;每月召开医患沟通会,为不孕不育患者解疑释惑,提高患者满意度;每年举办“宝宝回家活动”,邀请助孕成功患者参加联欢会;开辟“好孕知识园地”,加强健康宣教;设立爱心捐药盒;开通网上续交胚胎冷冻保存费服务,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邀请心理咨询师举办心理沙龙,开办心理咨询门诊等,帮助患者释放压力。
    近年来,在王芳的带领下,科室成功申报并获批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供精人工授精技术等,洛阳市中心医院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率先获准开展试管婴儿技术;冷冻卵子解冻分娩、50岁女性助孕成功分娩、冷冻10年的胚胎复融成功等,这一个又一个奇迹,吸引全国各地的患者,甚至外籍华人来这里寻求帮助;年均接诊患者超过8万人次。科室先后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