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明确疾控工作重点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陈运谋 尹冰月 李宇军)记者6月18日从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视频会上获悉,2019年,信阳市结核病防治、精神卫生工作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将努力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再上台阶。 2019年度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新县、淮滨县相关负责人分别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据了解,2019年,信阳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提升,全市排查157家接种门诊安全隐患,新增数字化门诊13家,预防接种安全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预防接种预警机制和问责制度,第一类疫苗接种率明显提升,以乡镇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会同教育部门,强化校内结核病防控工作管理;做好源头阻断,超额完成艾滋病监测哨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艾滋病传播水平处于可控状态。 信阳市慢性病防控工作稳步拓展,全市共建成市、县级卒中防治中心10家,2019年卒中防治中心溶栓约1054人,卒中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HEARTS高血压防治项目(由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高血压联盟、世界高血压协会等共同发起、以防控心血管疾病为重点的管理服务包)稳步推进,死因监测粗死亡率较上年提升0.85‰,7个县(区)肿瘤与心脑血管登记上报工作走上正轨,各项慢性病监测工作得到有效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排查、救治、随访管理等工作有效落实,管理指标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 信阳市地方病防治、公共卫生工作深入推进,印发了《信阳市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4个县(区)开展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控制评价通过复查;组建市、县级寄生虫镜检员队伍并定期培训考核,及时规范处置疟疾输入病例,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在全市及重点地区开展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监测、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是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聚集性疫情牵动人心,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要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切实发挥好联防联控主力军作用,认真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保持全市疫情防控良好态势。 信阳市要求,各单位要抢抓公共卫生改革机遇,按照“赋权、赋能、放开、搞活”的总体改革思路,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提升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实验室能力,努力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跨越。各县(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凝心聚力、同心合力,以卒中、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HEARTS高血压防治项目等慢性病防治项目为基础,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为依托,以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建设(智慧门诊)为引领,以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建设为契机,全力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再上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