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力推动医疗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建设4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创建呼吸、重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本报讯 (记者常 娟 杨冬冬)5月9日,记者从全省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南将从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10个方面着重推动医疗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建设4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各省辖市依托实力强的综合医院建设传染病医院,每个县(市)依托实力强的综合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科),并积极创建呼吸、重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参加会议并讲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谢李广作工作报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围绕“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感染率”的工作目标,全面统筹区域医疗资源,依法、科学、有序、有力、规范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当前,疫情防控主要任务是防控境外输入性病例和省内疫情反弹,河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指导各级医疗机构稳步恢复医疗秩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和手术台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8%左右。在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上,河南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遴选郑州、洛阳、焦作、濮阳、漯河等5个省辖市作为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每个试点城市初步形成了城市三级医院牵头,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康复、护理等其他医疗机构参加的医疗集团管理模式。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圆满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50所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均已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取得显著进展,心血管、脑血管、儿童等六大中心持续加大“四引”力度,不断提升诊疗、科研、教学、预防和管理水平,相关专业基本实现“疑难重症不出省”。 谢李广在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河南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以突出新发展理念为主线,聚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发展中整体推进,在改革中协调解决,努力建设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医务人员三方满意的医疗服务体系。其中,在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上,河南要求全面实施智慧医疗服务,并提出在广泛开展诊间结算、线上支付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与诚信制度相结合的“诊后统一结算”。同时,推广“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等10项改善服务的举措,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2020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范围将从三级公立医院扩大到二级公立医院。河南要求,各级医院要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根据公立医院外部机制、内部环境、群众需求等变化,完善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不断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同时,河南要求三级医院尤其是区域医疗中心应当率先应用各类先进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占比和三四级手术占比,并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将多学科诊疗、分娩镇痛、日间手术和加速康复外科等工作从试点逐步变成常规;通过建立门诊综合服务中心、住院患者服务中心等,统筹解决门诊和住院患者有关需求,用医疗服务新模式给患者带来就医新体验。 阚全程说,这次疫情充分暴露出河南应急救治能力还不强,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隔离病区床位、负压病房、负压救护车等配置不足,特别是市、县重症救治能力亟待提高,要深刻认识健全疫情救治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问题为导向,补好短板,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 以加强机构建设为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要建设4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各省辖市依托实力强的综合医院建设传染病医院,每个县(市)依托实力强的综合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科),实现医中有防、医防结合、学科联动、相互促进,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同时,各地要采取措施,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使三级综合医院均具备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每个县选择1家综合实力强的县级医疗机构予以重点支持,使县域内医疗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在人员队伍建设上,河南要求省、市、县三级要常设医疗救治专家委员会,参与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方案的制定及培训、指导、巡诊、科研等工作。同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河南要求将传染病应急救治能力纳入定期考核,确保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生能够熟练掌握传染病专业知识、转运诊疗流程和感染性疾病防控、医用防护用品规范使用等重点知识,为应对重大疫情做好技术力量储备。在机制建设上,河南要求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省、市、县、乡四级传染病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实行统一指挥调度,根据疫情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者传染病的传播特点,按照患者分类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实现应急状态下分级救治、快速转诊。 在四级医疗中心建设上,阚全程说,要实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速工程,在重点建好心血管、儿科、肿瘤、中医等中心的同时,积极创建呼吸、重症两个中心,努力建成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的科研创新和转化平台。同时,加强14个专业的省医学中心建设,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协同互补,切实增强省域带动能力。针对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要抓紧规划布局,初步规划建设50~6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并加快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年内建成105个县域医疗中心,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实现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全覆盖。今年,河南将遴选一些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县级医院,评审设置为三级医疗机构,并与全省卫生健康大会提出的5年内培养1万名学科带头人和医疗技术骨干的目标结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