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四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护理人员应具有的思维方式
护理是一种照护艺术
护士长独立办公好处多
一种新型无创呼吸机面罩
昔日贫困村
1
11 1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昔日贫困村
 

昔日贫困村
别样致富路

   “我在家门口干活,每天准时下班,能够回家给娃烧饭,还能照顾老人。每月收入2000元,日子越过越舒坦!”4月24日,郏县安良镇段沟村贫困户李霞娃微笑着说,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段沟村是郏县中医院脱贫攻坚帮扶村,共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119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是郏县贫困人口较多的村。该村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水源匮乏,种地多为“望天收”,贫困人口多达445人。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郏县中医院作为段沟村帮扶单位,迅速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随访、举办座谈会等;通过实地了解,征求意见建议,先后实施了医疗帮扶、改善人居环境、落实六改一增、种植中药材增加农民收入等扶贫措施;组织开展了春季植树、大型义诊、爱心捐赠、共进一顿饭等系列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受到了该村干部、群众的认可。
    一直以来,段沟村没有企业,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了增加群众收入,郏县中医院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发展产业扶贫。郏县中医院负责人通过考察,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决定从耐旱农作物入手,首选种植业。他们和村干部一合计,便开始找项目、筹资金。经过多方考察测算,他们最终选择了大棚种植食用菌项目。
    说干就干,2018年11月,在郏县中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员筹资20万元,兴建两个大棚,又联系农科院专家前来指导,在大棚内种上了2万袋香菇、7000袋平菇,共计投入18.4万元。经过精心培养,收获期到了,工作队和村干部化身推销员,各显神通,有的将香菇送到县城的饭店,有的将平菇送到农贸市场,有的直接在集市上兜售。由于菌种优良,果实硕大,味道浓郁,很快被市场接受,并开始有订单“飞来”。大棚种植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还净赚1万多元。为了快速脱贫,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在全村推广种植香菇、平菇,指导有条件的农户在家建起小温室。农户们尝到了甜头,都干劲儿十足,贫困致富成为大家的共识。
    有了成熟的技术,有了优质的产品,大量订单纷至沓来,他们开始思考扩大规模的问题。2019年,他们申请了省级“一村一品”项目资金,资金很快批了下来。他们在村里又兴建了3个大棚,已形成了集菌种培育、食用菌种植、订单销售为一体的成熟产业。目前,大棚种植用工30人,流转土地6亩(1亩=666.67平方米),直接带动了农户增收;5个大棚,每棚每年最低可盈利2.5万元,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食用菌菌种袋所需材料可废物再利用,每年可利用秸秆100万斤(1斤=500克),保护耕地质量、维持农业生态平衡、降低环境污染指数,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兴村使段沟村走出了一条别样的致富路。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中医院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带领下,群策群力,精准施策,以产业促发展,以实干求实效,让段沟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郏县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利恒铿锵有力地说。
 (弘 扬 姚彩歌 任珊珊)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