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东
医患关系是指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在医疗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医患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患者战胜疾病、减少痛苦、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疾病的知情权、疾病治疗的可能转归、治疗方案及经济开支,都是患者及其家属关切的问题,也是医院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主要内容,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患者对医院的不满和投诉。 研究显示,在二级综合医院,医患冲突多数缘于沟通不充分,医院忽略患者的需求,造成患者的不满。由此可见,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可有效解决医患矛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因而,加强患者的投诉管理在基层医院管理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加强投诉管理的意义
以前,医院管理者通常会认为患者投诉是件麻烦事,因此,一旦出现投诉,就会着眼于处理与投诉相关的医务人员和出现投诉的科室,导致医务人员和科室管理者惧怕患者投诉,避之不及。 今天,我们要转变观念,把患者的投诉看成是医院不可多得的“珍贵的礼物”。 有研究数据表明,对医疗服务不满意,只有少数患者会选择投诉,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在选择沉默的这部分人中,只有少数人会再次到同一家医院就诊,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去别的医院就诊,有的还会跟同事、亲友表达自己对医院的不满,甚至会到医院吵闹、出现暴力伤医行为等。 我们要明白,患者通过投诉,将不满告诉医院,也是在给医院一个机会,让医院可以改正不足之处,把患者的不满意重新转化为满意,以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任。 一、投诉显示了患者对医院一定的信任 投诉对患者来说,是有成本的。当今社会,医院竞争激烈,患者有许多选择。尽管如此,患者仍然不辞劳苦向医院投诉、反映情况,证明了患者对医院是有信任基础的,希望医院能改进不足,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处理好投诉,可以促进医院的发展 通过处理投诉,医院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被人们忽略甚至是不易察觉的缺陷,可以帮助医院找到问题,持续改进,完善管理,提升服务。 三、倾听患者的投诉,有助于开辟新的服务 我们通过对患者的投诉进行分析,发现相当多的投诉源于医院忽略了患者的隐性需求。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了不满。倾听患者的投诉,有助于医院找到这些隐性需求点,为医院开辟新的服务提供思路。 四、投诉提醒医院预防危机 投诉的无效处理不仅会影响医院的形象与口碑,还有可能给医院带来更大的危机。一个患者的不满情绪可以弥散到周围的群体。及时有效处理患者的投诉,不仅能够重新获得患者的满意,还可以预防危机进一步蔓延,或遏制更大危机的出现。
投诉分类管理
对待投诉意见,医院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处理,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更加重要的是要对投诉进行准确分类。 这样做,有助于对投诉的问题进行整体分析,从而为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根据投诉产生的原因,我们可将其大致分为医疗质量问题、医德医风问题、管理协调问题、沟通与服务技巧问题、条件限制问题等。 医院要设立专门的投诉受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对投诉进行分类登记,并下达不同部门进行处理,尽快回复患者。
完善投诉管理机制
一、加强医务人员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意识 患者的投诉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必须就这个观点对医务人员进行反复教育和灌输,让医务人员真正意识到从投诉中可以及时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解决医院潜在的危机,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不会在内心对投诉产生抗拒心理,才会从投诉中得到启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医院要妥善处理、分析投诉,以批评教育、持续整改为目的,不要轻易处理当事人,以减少医务人员的思想压力。 二、畅通投诉渠道,避免投诉升级 要完善投诉管理体系,必须设置畅通无阻的投诉渠道,让患者将不满畅快地宣泄出来,同时让患者知道他们的投诉能得到医院的重视。 医院可以在醒目的位置设置方便明确的投诉工具,如意见箱、投诉电话、咨询台等。另外,医院还可以通过病友会、工休会、院长查房、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主动征询患者的意见,以避免患者投诉升级。 三、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沟通能力 好的投诉管理体系,除了让患者知道去哪儿投诉,还必须让医务人员知道如何对待投诉。 医院的每位医务人员都可能成为投诉接待人员,每位接受投诉的医务人员在患者眼中,都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医务人员的态度代表着医院的态度,因此,医院要对医务人员开展专项培训,让医务人员了解投诉管理的内容、接待投诉的流程等。 近年来,我们医院逐渐重视这方面的管理,建立了“零投诉”机制,把投诉事件纳入绩效管理,对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为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条件,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医院处理投诉的目的是提升自身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 投诉接待人员在处理投诉时,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技巧,既能解决患者的问题、维护患者的利益,也能让医院不丧失尊严,维护医院的利益。 投诉接待人员应先关注患者的心情,再关注患者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时,接待人员首先要设法将投诉者带离现场,这样可以避免对其他就医者造成干扰。其次要耐心听取投诉者的抱怨,不要做出漠不关心或嘲弄的表情,更要避免与投诉者发生争辩;倾听时要适当重复并确认患者提出的问题。最后要行动迅速,收到患者的投诉后,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向投诉者承诺在短时间内给予答复,让其觉得受尊重,并由专人负责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确认患者的满意度。 投诉处理完毕后,要对投诉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便于日后跟踪服务。
医患沟通的关键点
一、患者对疾病的知情权 由于传统的诊疗模式、医学知识的复杂性、缺少沟通技巧等因素,医生与患者在交流中存在着“三不”现象——不能、不愿、不会。因此,在与患者沟通时,一定要明确交代病情,改善以上情况。医院要在增加辅助服务项目和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上下功夫。 二、患者的期待值 如果患者就诊时感觉没有达到期待值,就会因不满意引起质疑和冲突。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会通过态度传递情绪,通过沟通传达价值。改变医务人员的态度和改善沟通技巧,有利于提高患者所能感觉到的服务质量和价值。 三、患者的受尊重程度 如果医生态度傲慢,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就会产生不满。 医疗服务除了要传递治病救人的价值外,还需要在以人为本的服务上有突出表现。医务人员与患者要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医患之间的互动、尊重和理解。 四、治疗方案的介绍与解答 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是天职,医生有义务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同时为他们解释病情,并和家属商讨治疗计划,最后达成一份医患双方都认同的治疗方案。
减少投诉的措施
患者提出投诉,表明了对医院提供的服务心存不满,希望医院加以改进。 医院要善于从投诉中寻找不足和问题。但是,如果患者的投诉量大,反而会降低医院的声誉,从而影响医院的经营活动及经济效益。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方面一定要努力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尽量减少患者的投诉。在运营中要采取预防机制,梳理出容易发生投诉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医患沟通 通过沟通来掌握患者的满意度,缩小患者投诉态势的发展,增进工作的主动性。 二、注重改进服务质量 注重加强医务人员服务规范的学习、服务技能的培养和服务流程的改善,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改进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和协作的观念,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加强就诊环境的改造 加大对医院硬环境的投入力度,让患者来到医院,感受是温馨舒适的。减少患者的情绪压力,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满。
总结
投诉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投诉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控制医疗纠纷的产生,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优化医院的内部管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在“三好一满意”活动中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供职于永城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