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四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护理策略
怎样书写护理活动美篇
如何把握清点物品的时机
一种新型血块冲洗器
及时接种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
1
11 1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及时接种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
 

及时接种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
通讯员 王 萌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接种疫苗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今年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从4月23日开始,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3期专家在线访谈节目,讲述及时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种疫苗的途径和渠道、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免疫规划人的故事等,解答媒体和公众关切的问题。预防接种工作者、市县两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积极参与。
    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预防接种门诊也将举行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展板、宣传材料等媒介,统筹做好疫情期间预防接种宣传工作,及时告知辖区群众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同时提醒广大群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和个人防护事宜,增强群众的接种信心。
郑州市免疫规划取得非凡成绩
    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郑州市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郑州市连续29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42年无白喉病例发生。2019年,郑州市开展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测结果显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6.10%,乙肝抗体达到保护水平者占66.8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仅为0.60%(与1980年的10%相比,下降了99%),5岁以下儿童未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40余年来,郑州市儿童受益于接种疫苗,避免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危害,实现了健康、快乐成长。 
    及时接种疫苗是儿童应当享受的权利
    “孩子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出生6个月后,来自母体抵抗传染病的抗体逐渐消失,婴幼儿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需要有规划地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抵抗力,预防传染病,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让儿童及时接种疫苗,是家长的义务,也是社会的责任,更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国家从关爱和保护儿童的角度,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儿童享有预防接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我国有计划地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建立免疫屏障,预防疾病侵袭,守护儿童生命健康。
    2020年春节,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了保障郑州市儿童的身心健康, 自3月1日起,郑州市全面开展了“一对一”预约式疫苗接种服务。各预防接种门诊根据接种场地大小,分批预约,统筹安排,错时接种,全周开放,适当延长预防接种时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全力保障郑州市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时,要求每名儿童仅限1名家长陪同,家长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儿童尽量做好防护。预防接种门诊要提供免洗手消毒用品,在进入门诊前要求家长及儿童进行手部卫生消毒。在接种完成后,按照要求对接种对象进行留观,30分钟后方可离开。儿童接种后,在门诊留观室集中留观时,每人之间保持1.5米~2米距离。
    受种者及其监护人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能预约接种:接种前在郑州市居住生活未连续达到1个月及以上的;1个月内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史的;有发热(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咳嗽、腹泻等症状者。
    不符合要求的受种者及其监护人,禁止进入预防接种门诊,不予接种。如果受种者及其监护人隐瞒信息前来接种,导致发生疾病扩散、传播的,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一苗一码、扫码接种”, 预防接种安全得到保障
    多年来,郑州市持续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严格落实预防接种人员上岗培训和准入制度,探索集中式预防接种门诊化的管理模式,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2008年,郑州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实现了接种个案计算机管理;2011年,第一代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应用;从2011年到2019年,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的接种信息管理,到接种信息、疫苗管理、冷链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的飞跃;2019年,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用新的郑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了“一苗一码、扫码接种”,疫苗最小包装识别码可追溯,确保安全接种。“之前,带孩子去接种疫苗时经常排队,现在都是信息化管理,接种门诊环境好了、服务质量提高了,还可以提前预约接种时间,很方便。”一位孩子家长如是说。

郑州市免疫规划大事记

   1981年,第一座疫苗专用冷库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5年,郑州市启动冷链运转试行工作。
    1994年,颁布实施《郑州市儿童计划免疫条例》,郑州市预防接种工作步入规范、科学、法制轨道。
    2002年,郑州市开展乙肝疫苗普种活动,疫苗接种360多万人次,降低了群众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2007年,郑州市开展7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共接种16万人次。同年,郑州市筹建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2008年,郑州市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为免费疫苗。
    2010年,郑州市开展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共接种目标儿童人数1525074人,接种率为98.28%。开展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3轮共接种325839针次,报告接种率为92.1%。
    2011年,郑州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郑州市开展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创建活动。
    2015年,郑州市规范开展“妈妈课堂”活动,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2019年,郑州市智慧公共卫生项目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疫苗接种时最小包装识别码可追溯。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