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这样发挥作用 |
|
本报记者 刘 旸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以及新冠楼的建设成为此次疫情防控和救治的主战场,经受了考验。 17年前的抗击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年前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成投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紧急建设国内设施先进的新冠楼……从疫情防控到医疗救治的“组合出击”,让深耕医防结合的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引起社会广泛瞩目。 15个昼夜建成 33间标准负压隔离病房助力疫情防控 2月18日,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新冠楼投用,33间标准负压隔离病房可以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此前,作为省级定点医院,省人民医院经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按照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加急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新冠肺炎救治应急专用病房楼。经过15个昼夜的24小时不间断施工,新冠楼正式建成投用。其建设工期不仅彰显出河南的“火神山”速度,其配备则更体现出感染防控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省医院区内紧邻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疫情专用楼)而建的应急专用病房楼,既方便患者快速转诊转运,还与院内的河南省急救中心保持联通。 新冠楼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救治标准,实施医务人员和患者活动空间、交通路线分区分流,拥有独立的传染病患者转运救治通道;专用病房产生的医疗和生活废物实行专人管理、专用通道、专车运输、专业公司处理;专用病房产生的医疗废水,经灭活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病区内不同区域空气压力不同,保证空气由洁到污单向流动;配备多模式智能空气消毒机器人,可自动对空气、物表进行日常和终末彻底消毒…… 此外,该楼还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可运用5G技术构建多样化的医疗应用场景,便于通过视频及图像交互来开展诊断与指导;搭建点到点、终端到终端的远程会诊网络,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实现联防联控指挥中心与该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中心,以及与各地市分级诊疗分中心的远程会诊;引入网络探视系统,让医务人员通过网络和患者交流。 这里的患者一人一病房、单设卫生间,设有呼叫、视频对讲探视、食品物品传递配送、专用电梯等服务系统,也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 平战结合、医防结合 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的全新尝试 这一切都是有备而来。此前,该院已着力推进院内医防结合、平战结合的尝试。 自2017年起,省人民医院与省疾控中心携手打造集“全省公共卫生医师临床教育基地,卫生应急综合处置研究和作业指导中心,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规范管理和精准诊疗中心,公共卫生疫苗/药物/试剂研发临床评价中心,健康管理和风险评估中心,医疗卫生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和生命科学实验室平台,公共卫生政策创新研究和实验基地”为一体的河南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 2018年6月1日,由该院感染科升级而成的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正式亮相,成为全省唯一的集“公共卫生防控、感染病诊治”为一体的重点单位,也是全国领先的规范化合理化病房。通过临床和预防学科的有机结合,把一级疾病、二级疾病、三级疾病的预防措施有效衔接起来,从生物、社会、心理3个方面制定综合措施,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程、全时治疗和管理。中心坚持平战结合,平时主要承担感染性疾病防治、肝病防治以及在推进医防结合方面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在原有感染性疾病科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在筹建时就将目光瞄准了医疗临床与公共卫生专业技术机构的携手,通过数据共享、实验共享等形式,创新公共卫生发展模式、助力医防有机结合,推动“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的医学模式转变。在中心内,设置了省内首间感染性疾病重症监护病房,有先进的层流和负压治疗单元,为烈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紧急救治提供了“从病例报告到康复出院”的一站式安全治疗保障。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实行专楼专用,作为新冠肺炎防控的专用区域,加强留观、隔离、重症病人救治管理,当初设计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也成为“联防联控——远程会诊中心”指导基层诊治的场所,实现了对全省定点医院医疗救治的指导。 在历史变迁中发展壮大 着力重塑公共卫生医学管理体系 17年前,为了迎战SARS,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正式成立;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全国感染科建设的要求,2016年该院与河南省疾控中心筹备共建河南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后,已经发展壮大的感染性疾病科——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实现了整体隔离、专楼专用,其设立初衷也终于显现——发热肠道门诊、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三位一体”的防控设施,在新冠肺炎患者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是独立单体综合楼,紧邻河南省急救中心,可由黄河路直接进入,或由急救中心间接进入,可成为一个单独区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做到平战结合,不影响其他诊疗区域的正常工作。在承担疫情救治任务时,河南省急救中心、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保持联通,不仅可以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还可以形成独立的诊疗区域,避免在医疗救治中发生交叉感染。新建成投用的新冠楼,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功能,使重大传染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倍增。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顾建钦看来,突发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将进一步推动大医院公共卫生医学管理体系的重塑。强化前瞻性顶层设计、做好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整合型公共卫生物资储备与流通保障体系、积极主动开展国际合作、发挥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作用,是7个关键步骤。 据介绍,借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积累,针对公共卫生危机所特有的突发性紧迫性、全球流动性和社会危害严重性等特点,该院将继续致力于高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继续推进感染防控领域的医防结合,探索重塑更为高效的公共卫生医学管理体系和医疗健康服务生态系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