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区的“超级保姆” 本报记者 侯少飞 通讯员 孙小明
“韩某对银耳过敏,医院内餐部送来的汤碗里有银耳,不能给她吃,要另外做一份汤;于某的蛋白低,每餐要加一盒牛奶和一个鸡蛋;有一个患者的血糖高,早餐吃两个素包子,不能带粉条,粉条含淀粉多,会增加血糖含量……”郸城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护士长庄坤认真介绍患者的情况。她一边说着话,一边熟练地将几筐饭菜分类打包,在每一份饭菜上面都写下患者的名字,再让护士分别送去。 每天的中药制剂,同样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庄坤安排派送;消杀用品、防护服、护目镜等物品的搬运、存储、发放都是庄坤负责;每个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她都仔细检查,再三叮嘱……正说着话,一个患者打电话说需要一个剃须刀,庄坤马上与后勤部工作人员联系购买。 因为患者24小时不能离开隔离病区,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都由护士负责提供。其间,一位女患者因来时匆忙没带生活用品,被隔离后,来了“例假”。一开始,患者不好意思说,直到夜里才给庄坤打电话说需要卫生巾。庄坤马上与后勤科工作人员联系购买。工作人员半夜敲开超市的门,可是一个小伙子面对花样繁多的妇女用品不知如何选择,为难地说:“庄坤姐,我不知道买什么样的。” 庄坤快速说:“日用卫生巾一包,夜用卫生巾一包。” 护理工作就是这样,非常琐碎繁杂,而细心的庄坤能把这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俨然一个“超级保姆”。 在科室,庄坤是一位“女掌柜”;在家里,自然也是一个“内当家”。可是,这段时间,没有她的照顾与打理,家里就显得有点儿乱。她的丈夫是电业部门的调度,需要24小时坚守岗位。于是,他们把9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留给父母照看。年前,庄坤的弟弟和弟媳从武汉市回来休假,主动居家隔离。他们一家人成了小区里的重点排查对象。因庄坤工作繁忙,不能按时回家,其父亲不舒服,就主动到医院筛查,没想到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陈旧性肺炎。为了家人的健康,其父亲入院隔离观察;女儿写作业时遇到难题,就打开手机视频,让爸爸讲解;儿子哭着找妈妈,庄坤说:“你和妈妈通过手机视频不是一样吗?”儿子不愿意地说:“我在视频上摸不到妈妈,没办法抱妈妈。” 提起这段日子,庄坤真是一言难尽。家里乱成“一锅粥”,医院里她24小时在隔离区工作。庄坤着急也没办法解决问题。幸运的是,庄坤的弟弟和弟媳居家隔离半个月,身体正常;其父亲经过检测后,解除隔离。这时,庄坤才稍微平静、放心一些。 庄坤深信,一切总会过去的,胜利终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