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宁陵县运用信息化手段,织密疫情防控网 |
|
本报讯 (记者赵忠民 通讯员刘志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宁陵县在运用传统防控手段的同时,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织牢疫情防控网。 建立疫情防控APP(应用程序),疫情防控“线上管”。针对疫情防控重点关注人员分散等问题,该县组织技术人员自主开发了“家在宁陵”疫情防控APP,通过疫情一键自主上报、线上预警分析、在线精准监管等,把数据采集从上门登记变为群众自主上报,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途径。宁陵县利用该平台的“线上预警+线下行动”功能,实行分级网格化、在线化精准管理,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防控工作数据进行汇集、梳理、比对、加工,生成全县疫情热力图、确诊人员分布图、密切接触者分布图,对重点人群实施精准防控。 以“互联网+”为支撑,政务服务“线上办”。针对实体办证大厅人流量大等特点,该县全面推行政务事项“线上办”服务,第一时间下发相关通知,公布各类业务线上办理流程及窗口人员联系方式;制作高频服务事项操作指南,群众及企业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操作视频,了解办理步骤,实现自主办理;利用钉钉办公软件远程受理,畅通“不见面”办事渠道,不仅方便了群众,还提高了办事效率。 通过数据回溯分析,重点人员“线上追”。该县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涉及有武汉旅居经历宁陵籍返乡人员、同乘人员、密切接触者人员信息;先后多次协助省、市大数据系统,排查涉及宁陵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路线、接触人群,精准摸排相关人员,掌握相关数据,为防止疫情扩散提供支撑。 利用智能云端,会议课堂“线上开”。该县依托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平台优势,建立县疫情防控指挥平台,在全县20家政企单位开通了疫情防控“云视讯视频会议系统”,为各级各部门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沟通方式;建立企业复工数据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复工企业及其员工防疫情况,让防疫工作可溯可控。 拓宽服务渠道,疫情热线“线上连”。该县推行“12345”马上办便民热线服务,建立多种疫情受理渠道,为群众提供“7×24”小时热线服务;建立工单快速处理机制,严格执行“当天当办,即时即办”规定,快速收集热点、难点问题,对群众的诉求进行有效随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