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回奶药上一线 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司民权
疫情发生后,濮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迅速选派5名医生、10名护士驰援疑似患者集中观察收治定点医院——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承担一个观察隔离病区的医疗任务。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立即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以感染性疾病科为主体,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医疗队,当晚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大家都争着上前线,最终,宋舒娟和周方圆争到了上前线的“抗疫通行证”。因为还在哺乳期,她们立即到妇科门诊开了些回奶药,准备行装的时候还没忘准备一个吸奶器。第二天一大早,她们和医疗队的队友们一起奔赴定点医院。 突然断奶、进入隔离病房,作为孩子刚满1岁的“宝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宋舒娟、周方圆首先遇到的是涨奶问题。进入隔离病房一个班要连续工作8个小时,还要加上交接班时间,身穿防护服没有办法进行吸奶,胸部胀得非常难受。第二天有了经验,穿防护服前她们先吸奶,并适当加大了回奶药的用量。 下班休息的时候,躺在床上的宋舒娟、周方圆会悄悄地掉眼泪。为了减轻思念孩子的痛苦,她俩和姐妹们说笑、打趣,讲述彼此的浪漫故事,直到困意袭来。 队长和护士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从科里调来其他人换宋舒娟和周方圆回去。但是她俩坚决不同意:“这里的工作需要我们,我们不会影响工作的,请你们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