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卧床30年 捐1万元抗疫情 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张成刚 文/图
他是一名乡村医生,却因病残疾,无法站立。然而,在将近30年里,他坚持每天躺在床上为患者治病,感人的事迹让他登上“中国好人榜”。 如今,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系“前线”的他再次捐出10000元,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感人:躺在床上为人看病30年的乡村医生 捐出1万元支持战“疫” 1月31日8时许,一名男子匆匆地走进卫辉市红十字会办公室,拿出10000元现金。 男子姓张,他一大早赶过来,是受父亲委托来捐钱,用来支援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接下来,工作人员在登记捐赠信息时,了解到该男子的父亲叫张太山。 张太山是卫辉市下元村人,3岁时患了脊椎结核,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腰部落下残疾,需要双手扶着膝盖才能行走,生活很不方便。然而,坚强的张太山在上小学四年级时,被电影《红雨》中的情节所感动,立志当一名像电影主人公“红雨”那样的赤脚医生。 1990年,一次雨夜出诊后,张太山的腰椎病更加严重。疼痛难忍的他去医院做了手术,没想到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站不起来了。 张太山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依然承担起一名乡村医生的责任。在30年里,他把诊所开在家里,躺在床上为患者治病。 由于敬业、勤奋,疗效好,张太山的医术得到十里八乡群众的认可。他每天8时一开门,就会有患者来就诊,直到20时左右,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将近30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仅得到了群众的称赞,还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张太山于2019年1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热心:他捐资捐物 支援疫情防治工作 “在给患者治疗疾病过程中,我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张太山说,医生与患者之间是心连心的伙伴关系,这些年支撑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就是患者。 “对于医生来说,我能够感受到患者非常痛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张太山一直牵挂着患者。 “我躺在床上动不了,不能像其他医生一样直接防控疫情。”即便如此,张太山一直想为控制疫情做一些贡献。 于是,他拿出平时积攒的10000元钱,让大儿子替他捐给卫辉市红十字会。除此以外,他拿出2000元钱捐给村委会,用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委托二儿子购买了一批消毒液,送到村里设置的检测点使用。 “很感谢张医生!他让儿子帮助捐款,让我们很感动。”卫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他刚开始通过微信给我转5000元,说给检测点值班的人员买一些防护用品,我觉得太多了,没有收下。”下元村党支部书记张治说,当钱自动退回后,张太山仍然坚持为村民做贡献,最终捐了2000元。 “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替张太山捐钱的大儿子说,父亲的医德让他受益匪浅。同样,张太山的大儿子作为医务工作者,这些天一直坚持在当地防控疫情前线。

躺在床上的张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