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杨 须 孔德荣
为了更好地维护全市人民心理健康,帮助因疫情发展有心理健康需求的群众,根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要求,1月29日,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郑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并组织医院心理专家团队在线接听,帮助群众有效应对此次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疫情防控电话号码:(0371)5562262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种类型的信息铺天盖地,给群众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甚至有一部分人出现了恐慌、焦虑、失眠、崩溃等情绪,包括普通人群、密切接触者、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如何做好自身心理防护,在心理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呢?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正视不良情绪 疫情发生后,你是不是反复刷手机,不断查询各种疫情信息?是不是为还没买到各种防护用品而焦虑?是不是不停愤怒地指责?是不是担心自身以及家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发展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 其实,人类在未知灾难的面前,出现焦虑、害怕、愤怒等情绪是合理的,也有助于人们应对灾难。但过度的不良情绪,会损伤人们的理性和行动力,甚至会影响机体免疫力。因此,用更多的支持和安慰代替埋怨和恐慌,从我做起,传递正能量,创造良性风气。 处理不良认知 疫情的发生发展,也会考验人们平时的认知方式。倾向于负性认知的人,可能会不断暗示自己“整个事情很糟糕”“可能会越来越难以控制”……这个时候应该暂停该想法,告诉自己“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多措施,一定会好起来的”等。用合理的态度看待疫情发展过程,保持希望,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我们可以做什么,也就能关注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情。 保持良好作息 尽可能维持正常生活作息习惯,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度运动,限制饮酒,不滥用药品,尽量保持生理上的稳定性,不做损害机体免疫力的事情。 选择适宜行为 疫情的发生打断了人们原本的计划,而因此产生的挫折感可能让人们不能及时调整工作及生活计划,被迫在家会让人感到无奈、空虚、无聊等。因此,人们需要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比如和远方的家人以及朋友通过网络聊天、彼此给予支持等。珍视这样一个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安排一份室内活动清单,把之前因其他原因而未完成的事情集中做一下,比如家庭大扫除、厨艺秀、玩亲子游戏等。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自己或家人因疫情的发生导致出现负面情绪无法排解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干预和帮助。 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疾病,在内心缺乏安全感、掌控感的时候,便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心理上也会出现恐慌、失望、易怒、过于悲观等变化,也可能会有不敢出门、盲目消毒、攻击行为等情况。其实,人们面对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以及行为变化,都是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反应。因此,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专家提供如下建议: 1.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疫情,从中看到政府组织下,医务人员人员、科研人员在与病毒战斗的过程,让自身的掌控感越来越强。 2.尽量将居家生活安排得有规律,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 3.适度活动,锻炼身体,每天开窗通气。 4.找寻有趣的事情来做,比如看电视剧、电影;以前没有时间写的字、画的画都可以写写、画画;听听音乐,尤其是让人身心放松的音乐,保持身体舒适与放松等。 5.学会享受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跟孩子玩玩游戏,跟老人们说说话,不能聚在一起的,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 6.跟朋友进行连线交流,说说笑话、讲讲心事等。 7.按照国家的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戴口罩,及时规范洗手、减少聚会、减少公共场合进出等。 8.如果确实觉得情绪上难以控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紧张不安,伴有多种身体的不舒服,比如心慌、胸闷、气短、尿频、胃难受、恶心、食欲下降或者睡眠欠佳等,严重影响生活时,可以到专科医院门诊就诊,请医生协助评估,予以诊治。 在疾病面前,我们会害怕、恐惧,无论怎样,我们医务人员都会和您在一起。您可以拨打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在电话的另一端,我们的心理专家会为您答疑解惑,我们一直坚信,只要众志成城,上下同心,健康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