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为基层医生排忧解难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王素华
在国家医疗保障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应于2020年年底前取消,同时要求各地推行门诊统筹制度。我认为,这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内容,建立了统一的新医保制度。该制度是实现基本医疗保障的前提,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 取消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取而代之的是门诊统筹制度。所谓门诊统筹制度,是与住院统筹制度形成良好衔接,即利用医保统筹基金解决门诊诊疗、用药问题。目前,因就医环境、就医水平、医保政策等因素,促使一部分患者选择到上级医院看病、报销,这对乡村医生的执业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当前,村卫生室面临着各种考核。有的乡村医生不仅承担着多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任务,还承担着脱贫攻坚工作等, 时间紧,任务重,被繁忙与劳累困扰着。乡村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不满足群众的治病需求,群众就会抱怨,影响乡村医生的正常坐诊,致使卫生所难以维持。面对这种执业环境,基层医生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明确定位。乡村医生要找准定位,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群众的诊疗需求,学习并掌握适宜技术。 其次,适应新时期的诊疗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的一室、一桌、一椅以及单一诊疗,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群众的治病需求。如今,环境整洁、布局合理、诊疗规范的卫生室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试问,能够满足村卫生室六室分开,同时又拥有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卫生室有多少家?那么,如何满足群众的诊疗需求呢?我认为,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知名医生都如此,何况基层医生呢? 最后,合理规避医疗风险。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或者看到因输液引起的医疗事故纠纷。村卫生室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对于乡村医生来说,在经济上、精神上都是一种“灾难性打击”。值得庆幸的是,2019年,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特地为全省乡村医生“量身定制”了200元、360元、460元、700元四款纯服务型的“病员安康”医疗事故保险,这些医疗事故保险给基层医生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我们应该学会规避医疗风险。当前,基层医生应结合自身的诊疗技术优势,学习一种或者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就能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这也是安身立命的本领。 “好乡医之家”是中国人寿本着服务乡村医生、帮助乡村医生、提升乡村医生诊疗技术水平的宗旨,为基层医生搭建的一个公益平台。在中国人寿的鼎力支持下,让更多的基层医生发挥好基层堡垒作用。愿更多的乡村医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诊疗技术,从而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诊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