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丹麦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在管理中我们应如何选择指标
结核病防治论坛之七十五 肺结核患者的管理服务
1
11 1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在管理中我们应如何选择指标
 

——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带来的启发

□韩斌斌

   在当代,量化思维在学科发展、工作推动、活动交流中必不可少,在管理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数据来表达观点,来评估成效呢?指标的选择很重要。指标的种类有很多,分类方法也千差万别,从哪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一项工作呢?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长久思考。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消息给了我启发。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朋友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发了一张图片,并配以文字介绍了制作过程。她的朋友们看到后纷纷点评,有的说西红柿放少了,切的块儿也太大;有的说鸡蛋色泽不对,应该先炒鸡蛋再炒西红柿;有的问味道如何,有的问能吃饱吗……各种花样调侃。我忽然意识到,大家的点评其实共同构建了评价工作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包括4个方面——
    第一类指标,总量指标。这碗面分量够吗?能填饱肚子吗?不同的食客是不是有不同的标准?
    第二类指标,结构性指标。做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应该放几个鸡蛋?几个西红柿?多少面?加多少水?只有符合一定的比例,西红柿鸡蛋面的味道才会好。这个比例也可能是营养元素之比,还可能是其他比例。
    第三类指标,过程类指标。做好一碗面,要分几道程序?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鸡蛋煎几分熟?面煮几分钟?用什么刀法切西红柿?这些,都有不同的标准参考值。
    第四类指标,结果类指标。面的味道如何?好吃吗?可以打几分?食客吃得比往日多吗?做面是给人吃的,要从食客的感知角度来评价。
    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活动不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管理的思维、理念、做法,很多都是从工作实践或者生活常识中领悟、提炼而来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管理理论过于复杂、晦涩不利于推广,不利于组织协同,不利于取得成效;另外,把复杂的事说简单、讲通俗,用生活案例来科普管理常识,也是提高大家管理素养的有效渠道,也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