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拆弹部队”再上阵敢于担当赢赞誉 |
|
本报讯 (记者丁宏伟 通讯员杨 洋 陈 毅)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多发生于女性。由于其生长慢、病程长,颅内压增高不明显,所以患者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高岩升团队耗时7个小时,为一位82岁老人做了脑膜瘤手术,成功分离了老人脑膜瘤内外每一根正常血管,在保护患者脑细胞的前提下,完美切除了老人巨大的颅内肿瘤,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来自遂平县的刘老太太今年82岁,最近一个月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近日,刘老太太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值班医生邓强接诊后发现,老人体质很差,因走路不稳被家人用轮椅推着。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邓强随即向科室主任高岩升汇报了老人的情况。 高岩升为老人完善各项身体检查时发现,刘老太太颅内肿瘤巨大,直径约11厘米,位于大脑中心部位,侵犯了双侧脑组织,肿瘤表面有一重要的大血管——上矢状窦,且邻近部位有很多较大的回流静脉血管;肿瘤下面为下矢状窦和胼胝体;肿瘤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神经纤维传导束,属于复杂颅内巨大脑膜瘤。 “患者今年已经82岁,同时合并很多老年性疾病,体质较差,手术治疗风险很大。”高岩升说。任何一个血管和神经的损伤都会导致昏迷、偏瘫等后果。面对病人及家属渴求的眼神,高岩升团队决定为老人的生命健康“搏”一下,进行手术。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必须为患者体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选择什么样的手术入路?怎么让这样的肿瘤从脑组织里乖乖地“溜出来”而不损伤脑组织?是“一网打尽式的整块取出”还是“分而治之式的分块切除”?患者年龄过大,合并很多老年性及慢性疾病,如何保证术中患者的生命安全?术中术后怎么预防各种并发症和意外情况?这些都是高岩升团队面临的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都在考验着这个“拆弹部队”,同时也考验着主刀医生的手术技巧和胆识。同时,针对上述情况,高岩升立即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做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及多种术后处理预案,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经过与家属沟通并取得家属同意后,高岩升团队一致决定,由该科主任医师朱焕春主刀、主治医师邓强为助手。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他们用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后,结合神经导航仪等高精尖设备进行定位,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技术,历时7小时,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病人术后很快清醒,肢体活动自如。 “感谢你们救了我母亲。你们敢于担当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让我们敬佩。”患者出院时,家属手捧锦旗,紧紧握着主任高岩升的手激动地说。 “面对患者,医生必须拥有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拥有探索科研的好奇心,匹配持续‘看好病’的能力,更要有敢于救死扶伤的责任、担当。”高岩升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行为或精神异常,或伴有视力下降等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判断是否由颅内肿瘤引起,以免延误病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