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谷运岭 张 岩
一位民工兄弟从3米高处坠落,头部挂到铁皮,送到医院时大小便失禁,四肢瘫痪……12月5日,记者从漯河市中心医院获悉,该患者经3D打印人工椎体精准植入后,目前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
民工从3米高处坠落 四肢瘫痪病情危急
近日,一位在漯河打工的民工兄弟被120送至漯河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陪同的工友告诉医生,患者从3米左右高处坠落,头部挂到铁皮,现在整个人不会动了。医生经过检查和评估,怀疑患者因外伤导致颈部脊髓损伤以及大面积头皮撕脱伤,随即将患者转入脊柱外科进行下一步救治。 据值班医生回忆,当时患者头部大面积渗血,创口污染严重,四肢肌力0级,大小便失禁,根据经验判断患者颈椎存在高危致病因素,急诊行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后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患者由于颈4椎体骨折、颈4-5椎体脱位不稳、颈5-6椎间盘突出导致颈部脊髓损伤后引起四肢瘫痪。 值班医生看到这样的结果,立即请示了漯河市中心医院关节脊柱外科病区副主任兼脊柱外科副主任李玉伟。李玉伟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在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后,果断对患者采取急诊手术治疗。
术后首日肢体可活动 目前可以下床活动
但由于传统的手术需要使用钛网笼进行椎体重建,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颈椎制动,并且近远期并发症会大大增加。经过讨论,李玉伟及团队人员为患者行颈4椎体次全切、脊髓减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颈5-6椎间盘切除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植入、内固定融合术。 手术后第一天,患者的双下肢肌力已经开始恢复,疼痛过敏的感觉也明显减轻,有了床上肢体活动功能。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脊髓减压彻底,3D打印人工椎体与界面严密接触,内固定牢固。 一般来说,这类患者术后往往需要半年或一两年的时间恢复;在看到民工兄弟术后第一天双下肢就开始恢复肢体活动了,脊柱外科的医务人员欣喜不已。目前,患者的四肢肌力已恢复接近4级,同时患者已经开始下床活动。 据介绍,这也是3D打印人工椎体的功劳,在与椎体界面严丝合缝的结合下,不需要严格的制动休养,即可达到较好的椎体融合效果,这是钛网笼不能达到的临床效果。
率先开展多个高难度手术
近年来,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在院长王海蛟的主持带动下,脊柱外科创新型科研团队坚持开拓创新,2016年开展了3D打印人工颈椎椎体植入术,引起极大关注。同时,该院还在漯河市率先开展椎间孔镜微创腰椎间盘手术、退变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颈椎单开门加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的困扰。 |